User Tools

(動機真的很不好寫….)

1.

近來許多網路上的服務,均提供使用者自行為網路資源進行關鍵字分類的功能。這類功能或稱為tagging,或名之為folksonomy,一時之間成為一種熱門的新興網路服務類型。

(tagging 相關研究與定義)

Folksonomy 是由使用者以非控制詞彙進行網路資源主題分析工作(Porter, 2005)。不同的使用者雖然會有詞彙上給定的不一致性,但是透過提供主題分析的使用者數量的增加,可以得到統計上具有顯著意義的主流詞彙(tagging stream)。這種詞彙集中現象其實在控制詞彙的給定上也會出現,如吳政叡(2002)在對NBINET的主題標題表研究中,發現編目者以中文圖書標題表進行控制詞彙編目,但是仍然會發生大部分的書目集中在少數控制詞彙的現象。然而以往會認定這種現象是一種應該被排除的問題,但是實際上現象說明,就算詞彙並非受控制詞彙所限制,即詞彙是以自然語言的方式,無限的自由變異與擴張,詞彙給定的集中現象還是會存在(Golder & Huberman, 2005; Shen & Wu, 2005)。往此領域發展,即涉及許多如社會認知與社會科技網路的問題(Russell, 2005)。這些相關的問題仍然是尚待進一步研究的主題。

(其他folksonomy 相關研究)

這種分類法,主要由眾多的使用者,進行主題分析的資訊工作。但是,我們對這些分類的資訊行為所知並不多。 (資訊組織研究對此相關主題),大多在建立資訊組織工作的應用性方案 (資訊行為對此相關主題研究),大多在研究檢索行為上

2.

書後索引,在傳統上,就是圖書館學界所研究的主題。 (書後索引是一種主題分析工作) (書後索引:個人閱讀經驗)

3. 這兩件事情關聯在一起的時候,讓我產生了一種想法,即,是否圖書館學傳統中的書後索引編製工作,是否能為主題分析行為工作,提供一種具有深度的研究題材? (個人tagging的不一致性問題) (書後索引編製者在這個問題上的優勢) (了解專業者的知識工作模式)

4. 因此,開始研究探索的路程。

A. 不採用資訊程序模型的理由:
Dreyfus (1986) 根據技巧習得的研究結果,將技巧習得由新手到專家分成五個階段;並且認為只有在新手階段會採用資訊程序的工作技巧,隨著技巧習得知識的成長,將採用更整體的觀點、在行動與決策時考慮更多情境相關資訊。以往的索引研究成果著重於對外在形式與編製方式(資訊程序)的說明,缺乏的正是對更進一步專精知識的探究。
因此研究將嘗試由更整體的觀點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