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2006-10

Oct-04

  • 約 吳穎萍
    文訊出版社
    23433143
  • 開始thesis草稿,有wiki頁面與mindmanager

Oct-05

  • 訪談 吳穎萍

Oct-07

  • 吳穎萍訪談 逐字稿

因為自己不喜歡重複的東西。訪談的時候,如果發現對方描述一些我已經知道的東西,我會不自覺的跳過,或是追問我所不知道的問題,而對於我認為我已經知道,或是之前訪談其他人中,已經獲得解答的部分,或不會停留在這些部分太久。也許這是我的問題,因為我總希望每一次的訪談可以發現新東西,而不是讓受訪者講出自己完整的東西。
不過,我也會懷疑,會有真正「受訪者內心完整的東西」存在嗎?即使有,透過一次兩次的訪談,可以客觀的呈現嗎?這也許是我隨著研究的進行,開始質疑自己的訪談互動,開始質疑自己訪談後取得文字稿的分析,而想找到其他的研究工具,如方格法,來檢驗所收集到的資料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許我也應該,去描述我跟受訪者間的關係。去試圖描寫對於這個人的了解。

這次逐字稿,沒有那麼逐字。主要錄重點。一方面加快逐字稿工作速度,另一方面過濾到其他較非重點的資訊內容。我想研究到了這個階段,問題已經比較集中了,可以集中來看與研究主題有關的資料。

  • 閱讀《越旅行越裡面》

Oct-11

  • 初步分析好臺灣文學年鑑款目
  • 做好toshiba與server之間的同步備份機制,syncback 還不錯用

年鑑款目分析

  • 整體詞彙比例:總共7137條款目中,29條是屬於非具體詞彙的。此依比例遠低於鼎鍾文集個案
  • 索引編製者進行了完整的款目分析工作。在編製者的規劃中,將款目分為:1.人名、2.書報刊、3.主題、4.會議名稱

、5.機關、6.學校名稱、7.文學獎名稱、8.文學營、9.其他、t.論文名稱,共十項。根據訪談,這十項的區分與內涵,並非依開始就有規劃完整的,而是在編製過程中,逐步補充完成的。其中1.2.4.5.6.7.項目是較沒有疑問的;這些項目,一方面是索引常見項目,在以往的台灣文學年鑑索引中,也是既有的項目。

  • 3.主題,是較難處理的項目。但是索引要涵蓋主題項目,是在初期就有的規劃。在編製者最初的規劃文件〈D1: 主題索引款目規劃綱領說明〉中,列出的第一項就是「主題」項目。在劃記的註記中,主題項目也列為正式項目的第三項。但是主題的辨識卻是相對困難的工作,以致在最後完成的索引說明中,並沒有明白的包含「主題」一項。
    • 主題辨識的困難:主題辨識的困難之一,在於相關主題涵蓋的完整性與一致性,不容易明確的掌握。根據訪談…
    • 主題辨識的行為:需要下一步分析
    • 劃記為主題的款目的內容分析:根據劃記為「主題類」的款目22筆中,研究者進一步分析其款目內涵,發現其中不完全是「主題類」款目,其中尚有混雜部份的機構名稱(一陽農場)、網站名稱(手機文學館)、專欄名稱(跨界之旅)與法令名稱(政府採購法、台灣省戒嚴期間新聞雜誌圖書管制辦法)的款目。綜觀所有的款目劃記,大部份專欄名稱與網站名稱都是以「書報刊名」類別劃記,但是在一開始,編製者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類型的區分,由編製者並沒有在預先規劃的劃記類型文件中描述這兩類款目可以得到證明,因此導致錯誤分為主題類。對本個案的索引編制工作而言,這類的分類錯誤實際上並不會影響到索引編製的結果,因為最終的索引並沒有呈現出這些款目類型的資訊。法令名稱是個特例,研究者認為法令名稱應屬於具體詞彙,而非概念詞彙。當然,這點並非絕對的判斷標準,這與著作的主題與論述類型有關;一本國際智財權法的專書中,提及「著作權法」的時候,可能不是指特定的某部法令規範,而是一整個著作權法的概念;因此還必須考量行文的上下脈絡才能加以判斷。但是在此的兩筆法令款目,皆指國內特定具體的法令;即便法令仍然有可能會修改變動,但是配合著作內文脈絡觀之,應該具有相當的專指性。機構名稱(一陽農場)在原文中以引號加強,但是並不是很清楚是一個教育機構、一個佔有實際空間的場定、或是一個社會運動項目,但是還是比較傾向機構名稱。扣除掉以上項目,剩下的主題類款目區分有以下幾類:
      1. 文學概念:女性主義、古典文學、同志文學等,共7筆
      2. 事件概念:二二八事件(二二八)、芝山巖事件、鄉土文學論戰、「溫羅汀」串連行動
      3. 普通專有名詞:BLOG、部落格
      4. 特定專稱:生活促進隊、和平宣言
      5. 其他(通用詞彙):架構(Framework)、綜述
  • 9.其他類:不屬於文學營的展覽與活動名稱,以及無法分入以上九類的款目。研究者分析此類95筆款目,扣除部分應是分類錯誤的款目(如,是網站名稱、機構名稱、系統名稱),餘下的項目中(89筆),活動展覽佔73%(65筆),其次是計畫名稱,佔13.48%(12筆),這兩項加總即達86.5%,而其餘的項目筆數均不多,且與主題的區分類似:
    1. 通用詞彙
    2. 普通專有名詞
    3. 特定專稱
    4. 特定專稱.政策
    5. 概念 (大河小說、文化創意產業)
    6. 論題主題
  • 研究這兩類款目的劃記,可以對於索引編製者如何建立或是標示出一個特定概念詞彙,有一理解

年鑑款目分析

  • 大部份年鑑個案的款目是具體事務詞彙。這與著作性質有關,年鑑主要在於年度事實性資料的編撰上,而非主題式概念的釐清。即便是綜述的部份,最主要的主題也能從目次結構中看出。在此考量下,編製者認為其原則是不需要過度編撰索引。訪談…
  • 具體詞彙的分類規劃。以往的台灣文學年鑑索引是分類的主題索引,今年的索引是綜合的主題索引。但是索引編製者仍然需要在一開始將款目類型作一區分與內涵的規劃。此一規劃可以加快索引款目取出的工作,也有助於保持款目原則的完整與一致性
    • 分類規劃的傳承與繼承。此一分類規劃的基模(scheme)並非憑空而來的,而是歷年年鑑編撰經驗累積的結果。…
    • 款目類型的取捨原則。什麼樣的款目應該取?什麼樣的款目應該捨?支持這類款目取捨的判斷考量原則是什麼?前述的傳承與繼承基模,是規劃初期的基礎,但是在進行中,索引規劃也有所改進,另一方面編製者與工具書編輯也在衡量新創的款目收綠類型的內涵。
      1. 繼承的類型:待查、論文名
      2. 規劃之初,預定增加的類型:待查、文學營隊活動、活動、講座、座談
      3. 進行中,變動、修改內涵的類型:篇名、文章名、副刊名稱
      4. 模糊的類型:主題、網站名、系統名、法令名

討論

  • 逐漸完整的事實性主題詞彙庫
  • 不適合主題概念資料的建立
  • 著作類型概念的擴展
  • 活動類型與大事記的整合
  • 事實性資料的結構與管理

Oct-16

Oct-17

  • 台灣文學年鑑 抽樣。目標設定以抽出10~15個樣本。隨機抽樣如下:
詞類 款目數量 佔比 抽樣數
[c] 2 8.33% 1
[c.domain] 3 12.50% 2
[u] 2 8.33% 1
[u.domain] 15 62.50% 6
[u_sentence] 2 8.33% 1
SUM 24 100.00% 11
Threshold value: 9

此次不使用亂數取樣。因為款目數量不多,研究者直接選出較想探究的主題款目,並綜合討論,由編製者舉出該款目代表性的的頁面編製行為:

取出元素如下:

類型款目
[c] 部落格
[c.domain]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
[c.domain] 俄羅斯文學展備忘錄
[u] 綜述
[u.domain] 二二八事件(二二八)
[u.domain] 女性主義
[u.domain] 古典文學
[u.domain] 寫實主義
[u.domain] 大河小說
[u.domain] 文化創意產業
[u_sentence] 「建立縣市作家資料檔案」

Oct-18

訪談胡金倫

因為錄音設備故障,所以訪談結果並沒有正確的錄音下來。 此處是記憶中的訪談紀錄部份。預定整理好後,寄給受訪者做一次確認。

  • 出版物基本資料:
    • 這兩本出版物,是2002年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結果。到2006年才正式出版。這中間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翻譯跟編輯工作的處理上。因為這本著作有很多不同的作者與譯者,所以在格式與譯名的統一上面,編輯有相當多的工作要處理。不同譯者,在處理註解、參考書目、人名等部份的作法都不是很一致,如果是一個作者的專書的話,原則上編輯會維持原作者的格式;但是因為這本出版物是有數個不同的作者與譯者,所以編輯這邊需要把不同的格式與譯名加以整理。所有的參考書目,編輯都進行了統一的彙整。
    • 格式的依據:編輯根據慣例,與主編討論的結果,作一個統一的整理。
    • 譯名的統一:編輯主要根據學界的慣例。受訪者會使用圖書館的書目資料庫,來作為確定那一個譯名是「最通用的譯名」的參考來源。即,檢索某個西方學者的被使用那一個譯名出版過的書籍數量,來作為決定這個譯名是否通行的依據。除了譯名,著作的中文譯名也是使用同樣的方式。但是關於學術術語的部份,就沒有辦法使用這種方式。受訪者並沒有使用任何工具書作為譯名的參考標準,對受訪者而言,工具書的翻譯也只是代表該工具書譯者自己認定的翻譯而已。
    • 上下兩冊的規劃:在最初的出版規劃中,主編就確定要分成兩本出版。因為主編認為這次研討會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主題。
  • 編製流程:
    • 索引規劃:在一開始的編輯會議中,已經有提到索引的基本要求。(最初的索引要求為何,受訪者並沒有在訪談中直接明白的列出,但是根據訪談前後提到的一些細節,大致上可以整理出以下事項:索引款目有兩級的組織,兩冊分別索引、上冊是術語與人名,下冊有術語人名與電影影集名稱。此一是否為事實,需要再與受訪者作一確認。)
    • 主編與研討會單位進行論文文稿的處理與紀錄。進行譯者溝通確認,各個論文翻譯工作進行。
    • 各個論文陸續翻譯完成。各個翻譯個別進行初期的校對工作,一校二校
    • 翻譯稿件收齊之後,編輯統一進行校讀,並在稿件上以螢光筆劃記,標示出需要被檢索的款目名稱。
    • 人名、學術術語、電影名稱等,都是使用相同顏色的螢光筆,在校對稿上畫出。
    • 劃記的原則之一:寧可先多劃,之後再來刪除。(檢視過整個編製過程中,可以發現編輯有很多機會可以一關一關的刪除掉款目)
    • 校對完成,同時整理出索引款目清單。此清單在word文件上,按照文稿出現與劃記的順序一一打出。然後以筆劃排序功能將款目排序,同時合併相同的款目。
    • 款目的組織是直接在電腦的清單上處理的。這是個比較神秘的過程。
    • 編輯將組織過的款目清單寄給主編,由主編加以修正,與刪除不必要的款目。
    • 將款目清單寄給排版工作單位,由排版工作以電腦排版軟體找出該款目所在的所有頁碼。
    • 排版部門給出款目與頁碼之後,編輯在檢視款目對到的頁碼是否有無不當或是不適合之處。
      • 除了因為全文檢索斷字錯誤以外,另一個受訪者刪掉頁碼的例子是「主體」這一個款目。受訪者認為「主體」是一個太容易出現的辭彙,但是在這個出版物之中,有一篇論文是特別在論述「主體/主體性」這一個概念,因此受訪者對於這一個款目,只保留這一篇論文中相關的頁碼,刪去其他的頁碼。
    • 確定最後索引的內容。進行排版編排。
  • 對索引的要求:
    • 要找得到。這是受訪者認為索引最基本要作到的工作。
      • 研究者問受訪者,是否會有款目是內文中沒有出現的?受訪者認為不可能。
      • 研究者的詮釋一:就索引編製工作的流程而言,這個個案中並沒有辦法處理「不出現在內文的款目」,因為如果編輯提供一個內文沒有的款目,排版部門不可能找出頁碼。
      • 研究者的詮釋二:這一個「編輯給出款目,排版檢索出頁碼,編製索引」的模式,可以視為「編輯預先幫讀者下好檢索的關鍵字,由排版工作預先將相關檢索執行,紀錄結果,再將這些檢索結果排印出來」的一個模式。
      • 研究者詮釋三:這似乎是一個國內出版業內的普遍認知。此一認知包含對於索引使用行為的基本理解,與讀者對於索引使用的要求,而發展出的一種基本運作模式。
    • 主編要求,索引要有主款目與二級款目的結構。這在主編上一本出版的書(也是由受訪者負責編輯的)就有的要求。
      • 不同的作者會有不同的要求。受訪者也處理過只有一級款目結構的索引。
      • 受訪者認為,作者對於索引的要求,可能有學科上的差異存在。受訪者認為受到西方理論影響,或是比較常接觸西方文獻的學者,對索引工作比較重視,也會要求要有較複雜的索引結構;而中文傳統學科的作者可能比較不太要求索引編製。
  • 索引工作的價值:
    • 受訪者並沒有想到這個。他認為這是他應該要處理完的工作。總有人要把它處理完。
    • 受訪者並沒有想過在這本書進行的詞彙組織工作,離開了這本書以後還有任何其他的意義。
  • 訪談者個人經歷:
    • 政大中文碩士。研究主題是文學理論研究。在城邦工作四年。
    • 根據研究者自己的印象,即使是中文所內的文學與創作理論研究,多半與也相當嫺熟西方文學理論,特別當代中文文學,西方文學理論的影響可能較古典文學理論為多。研究者檢索受訪者的碩士論文,題目為〈政治、歷史與謊言──張大春小說初探(1976-2000)〉,論文的關鍵字為「寫實主義、後現代主義、謊言、真實、虛構、政治、歷史、中國性」,可見受訪者對於相關文學與文化理論有學術上的專門素養。
    • 受訪者與本出版物的主編劉紀蕙老師,已經有兩本書的合作經驗。前一本劉紀蕙教授的著作,其書後索引即為受訪者所編。因此雙方對於此次的書後索引工作,已經有基本的經驗跟合作基礎。
  • 款目的議題:
    • 在提到受訪者過去的索引工作經驗中,受訪者提到以往處理的編輯工作,哪些是有索引的。受訪者列出了另外三本。有幾本是作者自編的,有幾本是受訪者編的。為什麼只有三本還會說「有幾本」,因為受訪者也不確定某一本書到底是他編的還是作者編的。但是另一本書,受訪者很確定是他編的,因為「過程很麻煩」所以印象深刻。那本是劉紀蕙教授的書,麻煩是因為劉教授要求索引要有主款目與兩級款目的結構。另兩本都是只有一級款目。
    • 劃記的議題:受訪者完全不劃記標題。只劃記內文與注釋內容。關於為何完全不劃記標題,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常識,應該不需要特別說明為什麼。受訪者有提到一個自己遇過的經驗,是某本受訪者處理過的書籍,由作者自己編製索引款目,但是作者編製的款目中會有把整個標題都放上去的情況,受訪者認為這是很不適當的,認為這種不適當是一種常識,那個款目不會有意義。(我沒有與受訪者確認,這個不適當是否因為功能上與目次重複?)
    • 刪除不必要款目的標準。受訪者提到,主編檢查他所做的款目的時候,會在刪掉一些沒有意義的款目。
    • 組織款目的標準。由編製者自由心證。
    • 同義異名的款目的標準。此一索引有一特色,除了有一級二級款目之外,有一種是同義詞與相關詞集中在一起的款目。如「同質、同質性

、同質社會…(找實例)」。受訪者並不覺得這種作法很特別,他表示,這一種作法是之前劉紀蕙教授的論文就有了。

Oct-22

  • 借劉紀蕙教授相關出版物

Oct-23

  • 台灣文學年鑑其他年度的索引內容

Oct-24

  • 訪談:嚴鼎忠老師。錄音筆再度出問題,沒有錄下任何資料。

編製對象: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從第三次年鑑開始就是由嚴鼎忠與唐申蓉兩位合編。 編製過程:

  • 早期的年鑑因為較趕,曾經從作者原稿就開始編製。最近一次是到三校稿之後,由排版公司提供pdf檔。
  • 本次年鑑,編製時間較長,約一周。
  • 直接從電子檔上面複製文字到excel檔中
  • excel 紀錄款目名稱與頁碼
  • 由於索引編製款目階層較多,有三級到四級的款目結構,因此在登錄款目於excel檔的階段,即在excel檔中記下主款目與次級、三級款目的結構。
  • 綜述的內容大綱與章節標題,可以作為主題款目。其原因見以下「索引功能目的」處
  • 見/參見的處理,在登錄款目的時候就有
  • 各章之 excel檔登錄完成後,合併所有款目統一進行排序
  • 有些款目也可能作為主款目,因此在excel檔登錄完成,將主款目與款目兩欄對調,再刪除無意義的款目,以產生出複式著錄(double-posting)項目。

編製分工:

  • 兩人根據章節分工
  • 此分工模式在第一次合作的時候就有建立
  • 因為兩人都在相同單位工作,因此透過當面討論與電話建立工作共識
  • 有處理上的疑問,也可直接溝通
  • 累積數年合作經驗,彼此對於索引編製工作都有所共識
  • 每次索引編製都會嘗試有一些新的做法或是突破。再編製前兩人會討論有哪些做法要修正或新增。如果不會影響到對方工作的章節,那嚴先生會自己處理;如果有兩人都會處理到的部分,會兩人商議定之後處理。

索引的功能目的:

  • 索引的內容表徵功能:
    • 張錦郎老師當時在國圖當嚴鼎忠老師主管時,曾拿一本書的書後索引,指著某條款目後面的數個頁碼問說,你知道這個頁碼後面的內容是什麼嗎?
    • 根據洪業引得說,索引除了款目,還有「註」的部分,即是要讓檢索者能知道該款目與頁碼這一關係外,更進一步的意義。嚴鼎忠先生認為這個概念在今日的索引編製中並沒有被落實。
    • 因此在索引中,嚴鼎忠先生主張要讓索引使用者一見到該款目即知道該檢索頁碼處有什麼內涵,而不須重複每個頁碼的檢索工作;因此必須透過多階層的款目結構,以讓使用者了解該索引款目所指的內容有什麼內涵。
  • 索引的資料整理功能:
    • 索引也可列出一個主題下的所有內容項目,因此可以達到資料集中整理的功能。
    • 如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廠商,此一款目下會列出所有的國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廠商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