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臺灣文學年鑑
索引特徵 index features
參與者 participants
工作流程 indexing process
研究歷程紀錄 research process note
年鑑的緣起
- 在此一系列《臺灣文學年鑑》之前,台灣一共有三本文學年鑑。即平原出版社的《一九六六年中國文藝年鑑》、《一九六七年中國文藝年鑑》,時報出版社的《一九八○年中華民國文學年鑑》。這三本都是柏楊主編。非文學年鑑,而有年度資料整理出版者,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的文藝年報,與各類的年度文選。
- 1995,文建會主辦的,由文訊出版社舉辦的「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中,張錦郎先生提出《台灣文學需要什麼樣的工具書?》一文,引起相關臺灣文學研究者對於工具書需求的重視。至少,得到文化主管機關文建會的重視。因此,文建會在聚辦過幾次專家學者的商議會議之後,決定先進行文學年鑑的編撰,而由文訊雜誌社進行編篡計畫的研擬。在此之前,文訊雜誌社已有接受文建會委託,編印過《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新編》、《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文化、書香、軌跡– 行政院文建會出版品目錄簡介》,因此在工具書編撰與文建會的合作上,都有經驗。
年鑑結構
1996
- 概述
- 記事
- 人物
- 作品
- 名錄
本年鑑並無索引。編輯體例的建立,內容撰寫。
「文學年鑑即針對某一個國家或區域某一年度的文學表現所做的觀察報告,包含人、事、物三大部份。」(李瑞騰,序二,p. 4) 「參考有台灣其他領域的年鑑,如電影年鑑,美術年鑑;日本文學年鑑有很好的成績;大陸起步甚早,設有龐大機構專司此事,全國性與地方性的文學年鑑都有,種類上除了一般的文學年鑑,另有涵蓋文學與藝術的文藝年鑑,以及包含古典和現代文學的文學研究年鑑。」(李瑞騰,序二,p. 4)
1997
- 綜述
- 記事
- 人物
- 作品
- 名錄
延續第一年架構。內容增加。預定編製索引,但因頁數考量放棄。
1998
- 綜述
- 記事
- 人物
- 作品
- 名錄
架構不變。但考慮到「人、事、物」資料整理上必定會有的互相指涉關係,因此在「記事」的部份,嘗試加入「參見」的指引。規劃者也考慮,希望能夠更加完善這樣的互涉關係「在綜述的部份,各篇之間亦可見重出之處,與記事、人物、作品之間的呼應關係,應該還要更密切」(李瑞騰,序二,p. 4)
此年度完成索引編撰。「藉由目錄、索引、參見系統的組合,始構成完整的年鑑檢索系統」(封德屏,編後記,p. 498)
「在最後內容及版面確定後,全部工作人員日夜加班近十天,終於完成內容的索引。」(封德屏,編後記,p. 498)
索引結構:人名、英文人名、書名、會議名稱
1999
延續前一年度,並無太多變化
2000
轉由前瞻公關股份有限公司編製。這是個很有趣的年鑑,因為這份年建的規劃,考量到的不是資料如何處理的問題,而是「不是任何意識形態的突顯,更不是歷史詮釋權的濫用」(杜十三,序二,頁4)企圖讓「客觀的資訊與資料說話」,但是實際上論述的部份也沒有少於以往的年鑑,客觀資料的編撰上反而有更多的問題,如前作約50頁份量的新聞性資料整理的文學日誌,本作只剩5頁。索引也退回只有人名索引。記事中的參見也取消。就資料整理與架構的規劃而言,並無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