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Parsons, Talcott [帕深思]

in Craib, I. (1986). 當代社會理論, p.53-88

  • Gouldner 認為,Parsons 的理論是為了回應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挑戰。
  • 綜合19th-20th初期的各種社會思想
  • Parsons 的中心主題:

學術思想分期

in 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Hamilton, 1983; 1985; Savage, 1981):

  • 第一期,以「社會行動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1937)」為代表。「反對實證論、功利主義和化約主義的觀點,提出社會行動的意志主義理論(voluntaristic theory of social action)」。
  • 第二期,50年代的著作「邁向一般行動理論(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1951)」、「社會系統(The social system, 1951)」、「經濟與社會(Economy and Society, 1956)」。「展現了由社會行動轉到結構功能分析,還有系統與系統需要的概念」。
  • 第三期,「包括[模控]層級(cybernetic hierarchy)的概念、對社會演化問題的關注,以及概化交換媒介(generalized media of exchange)的在精練等。

行動

  • 對行動的定義 (in Parsons, T. (1991). 社會的演化, p.2-8):
    • 於「社會行動之結構」一書解釋何為行動,以及此概念用於瞭解人類行為所寓含的意義。
    • 定義:行動是指「人類在以象徵界定了的環境中,實現以象徵界定了的意向的企圖。」
      • Parsons 排除在社會研究行動概念之外的,是「無動機行為(unmotivated behavior)」
      • 與象徵互動論 對行動概念的比較:
        • Parsons 的行動參考架構與象徵互動論之間並無重大的學術差異
        • 「兩者均強調,行為對參與者之意義,亦即參與者對共享象徵的共通理解,哪是社會學解析上的基素。」(p.2)
        • 不同之處在於對行動體系分化(the differentiation of action system)的概念
    • 批判實證論(如 Watson的行為主義)與概念論(如Benedict的文化決定論)兩造對人類行為的觀點。

行為與行動的區分

in Parsons, T. (1991). 社會的演化, p.33

行為與行動的差別,也就是人類與動物的差別。包括了文化、學習、掌握符號、象徵體系以及意義的能力。

「人的有機發展是文化社會生活賴以發展的各種能力的基礎;它們乃學習以及組織習得的材料與模式等的能力,包括了根據象徵體系以將行為(behavior)組織的各種條件,如此的行為就構成了我們術語中所謂的行動(action)。」

行動條件(conditions of action)

(in Parsons, T. (1991). 社會的演化, p.2-8)

  • 定義:組織於體系和副體系中的行動,都發生在各種環境中。這些環境稱為行動條件。
  • 這些環境(行動條件)的內涵包括:
    • 其他的行動體系(即,其他人們及其活動)
    • 非行動環境(non-action environment)。又可區分為:
      • 生理的有機世界,以及人類生理和解剖上不具象徵意義的層面。人們或需控制這些條件,或適應這些條件。
      • 終極實在(ultimate reality): 「人類社會中一種普遍傾向,即以象徵符號去描繪人類生存的不確定性、關心和悲劇,這些都對社會組織的意義多所衝激。」為求解決人類社會長久存在的問題,如善惡、正義與不公、機緣與命運等,人類綜理出許多基本前提(fundamental premises)。這些內隱的假定,構成了社會行動的規範模式。

行動體系(systems of action)

in Craib, I. (1986). 當代社會理論, p.59-60

  • 由行動者之間的關係所構成的
  • 行動體系限制個體選擇
  • 各個行動者在體系中有其地位角色(status roles)
  • 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 行動者定位到各個地位角色的過程。
  • 預設有三種體系:
    • 個體人格
    • 文化
    • 自然環境

行動體系的分化(the differentiation of action systems)

in Parsons, T. (1991). 社會的演化, p.2-8

  • Parsons 普遍行動理論(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 行為具有四項在象徵意義有所組織且彼此不同的重點:
      1. 對心理滿足的尋求
      2. 對解讀象徵意義的興趣
      3. 對生理和有機環境適應的需求
      4. 與人類其他成員相關連之企望
    • 對照到四個不同的體系
      1. 人格體系
      2. 文化體系
      3. 行為機體
      4. 社會體系
    • 社會體系也依此分化為到四個不同的次體系
      1. 政治體系
      2. 制度化文化模式之維護
      3. 經濟體系
      4. 社會社區

社會體系

體系比喻

  • 體系論比喻生物學上的生物體系(living systems) (in Craib, I. (1986). 當代社會理論, p.61-3)
    • 將社會生活視為一個由各個不同部份所組成的網絡
    • 各種部份的功能如同器官的功能
    • 各種部份均衡發展,並傾向於與其他體系保持隔離(界限維持)

社會體系的層次

  • Parsons 的社會體系是一抽象概念。抽象概念會有不同的抽象化等級。(in Craib, I. (1986). 當代社會理論, p.61-3)
    1. 最高層次: 一切的有生體系。
    2. 次高層次: 行動體系。包括單位行動中的一切。
    3. 第三高層次: 行動的次體系。包括人格、文化、生物即社會諸體系。
    4. 第四高層次: 次體系的次體系。就社會體系而言,其次體系是政治體系、社會化體系、經濟體系、整體社群關係。
    5. 第五級層次: 次體系的次體系的次體系。經濟體系的次體系勾勒的最清楚。有:經濟託付次體系(economic commitments subsystem)、資本化次體系(capitalization subsystem)、生產次體系、組織次體系。
  • [模控]層級(cybernetic hierarchy)(in 王志弘. (2003). 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 人文社會學報(4), 131-155)
    • Parsons 在 「文化與社會體系導論(Introduction to culture and social systems, 1961)」中所提出
    • 描繪各功能次系統:文化、社會、人格、行為機體,之間的關係。並將之安排在層級性的次序之中。
    • 其基本邏輯為:最上層的文化,擁有最多資訊、最小能量,控制了下層能量較多,資訊較少的次系統

功能先決條件(functional prerequisites)

  • 每一個體系都有四種次體系。因為Parsons認為,體系的存續需滿足四種需求或條件,因此每個體系都會發展出一種次體系以滿足其需求。此四種需求稱為功能先決條件(functional prerequisites): (in Craib, I. (1986). 當代社會理論, p.61-3)
  1. 適應(adaptation): 每一體系都必須因應其環境
  2. 目標達成(goal attainment): 每一個體系都必須擁有動員其資源,已達成其目標,並由此獲得滿足的手段
  3. 整合(integration): 每一個體系都必須維持其各部份之間的內部協調,並發展出應付偏差現象的方法
  4. 模式維持(pattern maintenance): 每一個體系都必須使自己盡可能地接近均衡狀態
主要體系 適應 目標達成 整合 模式維持
一般行動體系 生物體系 人格體系 社會體系 文化體系
社會體系 經濟體系 政治體系 整體社群關係 社會化過程
  • 此四項又稱為 AGIL Paradigm,分別指這四項功能:A is for Adaptation, G is for Goal attainment, I is for Integration, L is for Latency.

Concepts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