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威瑪文化 (Weimar culture) / Peter Gay

Citation - people

Keyword -

<html> <a href=“http://www.anobii.com/books/000609ad768cb59a5a/” title=“More about 威瑪文化”><img src=“http://image.anobii.com/anobi/image_book.php?type=4&item_id=000609ad768cb59a5a&time=0” title=“More about 威瑪文化” alt=“Image of 威瑪文化” style=“padding: 5px;” align=“left” /></a> </html>

topic index

  • 大都會(電影) Metropolis 243-4
  • 包浩斯學院 Bauhaus 10, 166-71, 180, 211
  • 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 Institut fur Sozialforschung, Frankfurt 52, 66-7
  • 柏林的精神分析機構 Psychoanalytisches Institut, Berlin 52, 57, 60
  • 納粹 Nazis 32, 42, 44, 52, 66, 84, 106, 133-6, 144-5, 187-8, 192, 200, 236-7, 240-2, 247
  • 渥爾堡圖書館 Warburg Institute 52-7
  • 德國高等政治學校 Deutsche Hochschule fur Politik 52, 64-6
  • 表現主義
  • 柏林
  • 藝術創作
    • 繪畫
    • 小說
    • 詩 82-117
    • 建築
    • 戲劇
  • 歷史意識
  • 哲學
  • 青年
    • 青年漂鳥 Wandervogel 138
    • 青年運動 136-9
  • 史達方。喬治
  • 里爾克

學術社群

學者個案

Eckart Kehr (1902-1933) Eckart_Kehr (p.49-51)

(p.51-52) 科爾是一位孤獨的學者,他識得國歷史學界的一匹「荒野之狼」,相對而言,他的批評同行,雖然和他一樣抱持「要瞭解一切,就得什麼都批評」的信念,大多加入大學學界或研究機構,他們躲在溫室裡互相取暖,互相支持,並且提出溫和而詳盡的自我批評。這在德國研究機構或學界向來習以為常,在威瑪共和時代亦然,並無什麼特異之處。一般而言,研究機構為尋求闡明自己的研究所得,總是以自己一套特有的方法訓練其中人員,藉此傳他們的研究成果,如此作法經常會使得一般研究機構脫離舊有的更高研究核心,或只是互相之間維持著一種鬆懈的連繫。威瑪共和的研究機構,其特別之黜責在於所有出色研究成果,都產生於這類的機構之中。


(p.52) 乍看之下,除了容納大批猶太人之外,這些機構極少有共通處:比如漢堡的渥爾堡文化歷史圖書館()一直平靜地、悄悄地在進行研究工作。柏林的精神分析機構威 ()不似渥爾堡圖書館那樣帶有政治色彩,卻總是招惹心理協會的批評。德國高等政治學校一直努喜建立所有不同黨派中善意者的共識,卻擺明共黨和納粹排除在外。法蘭克福的社會研究所則是左派黑格爾的中心,他們確信威瑪共和只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個過渡階段而已。儘管這些機構各自不同,他們全都是理性社群的成員,全身投入激進的探索,對不可能或引人爭論的概念都能誠心接納,並將之引介給傳統的實行者。雖說他們未必全都盡心盡力貢獻給威瑪,但他們那種不帶馴服的態度和魯莽的現代化風格,以及透過科學去解剖現實的方法,則形成了真正的威瑪精神。


(p.52) 以今天的眼光回顧,要說最能展現威瑪精神且成就最為輝煌的,當數渥爾堡圖書館,這個研究機構的創建者是個擁護君主政體的人,本身既然由私人創建,其目標無非為了實現個人的積極願望罷了。艾比。渥爾堡(Aby Warburg)很富有,學養益佳,但卻相當敏感,因此染有間歇性精神疾病。他一直憂慮新芳文明中古典遺產的存活問題,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也很吸引一般學者的注意,但不似渥爾堡那邊對此投注如許多的注意力和心力,對他而言,古典主義的確切形式及其對文藝復興的衝擊,並非只是枯燥的學術問題,已然涉及到生死存亡。…….(p.51-52) 科爾是一位孤獨的學者,他識得國歷史學界的一匹「荒野之狼」,相對而言,他的批評同行,雖然和他一樣抱持「要瞭解一切,就得什麼都批評」的信念,大多加入大學學界或研究機構,他們躲在溫室裡互相取暖,互相支持,並且提出溫和而詳盡的自我批評。這在德國研究機構或學界向來習以為常,在威瑪共和時代亦然,並無什麼特異之處。一般而言,研究機構為尋求闡明自己的研究所得,總是以自己一套特有的方法訓練其中人員,藉此傳他們的研究成果,如此作法經常會使得一般研究機構脫離舊有的更高研究核心,或只是互相之間維持著一種鬆懈的連繫。威瑪共和的研究機構,其特別之黜責在於所有出色研究成果,都產生於這類的機構之中。


(p.52) 乍看之下,除了容納大批猶太人之外,這些機構極少有共通處:比如漢堡的渥爾堡文化歷史圖書館()一直平靜地、悄悄地在進行研究工作。柏林的精神分析機構威 ()不似渥爾堡圖書館那樣帶有政治色彩,卻總是招惹心理協會的批評。德國高等政治學校一直努喜建立所有不同黨派中善意者的共識,卻擺明共黨和納粹排除在外。法蘭克福的社會研究所則是左派黑格爾的中心,他們確信威瑪共和只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個過渡階段而已。儘管這些機構各自不同,他們全都是理性社群的成員,全身投入激進的探索,對不可能或引人爭論的概念都能誠心接納,並將之引介給傳統的實行者。雖說他們未必全都盡心盡力貢獻給威瑪,但他們那種不帶馴服的態度和魯莽的現代化風格,以及透過科學去解剖現實的方法,則形成了真正的威瑪精神。


(p.52) 以今天的眼光回顧,要說最能展現威瑪精神且成就最為輝煌的,當數渥爾堡圖書館,這個研究機構的創建者是個擁護君主政體的人,本身既然由私人創建,其目標無非為了實現個人的積極願望罷了。艾比。渥爾堡(Aby Warburg)很富有,學養益佳,但卻相當敏感,因此染有間歇性精神疾病。他一直憂慮新芳文明中古典遺產的存活問題,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也很吸引一般學者的注意,但不似渥爾堡那邊對此投注如許多的注意力和心力,對他而言,古典主義的確切形式及其對文藝復興的衝擊,並非只是枯燥的學術問題,已然涉及到生死存亡。…….

研究機構

ch2. 理性的社群:妥協者與批評者 (p.49-73)

此章描繪Weimar時期的德國知識分子,以及他們的研究社群。Gay認為Weimar時期的共和知識份子,一方面懷抱著理性批判現況,又妥協於以往的傳統與左派之間。

以 Eckart Kehr 是這種批判的悲劇代表,接著介紹了四個不同的學術社群機構:

  • 漢堡的渥爾堡(Warburg)文化歷史圖書館:藝術史,Panofsky
  • 柏林的精神分析機構(Psychoanalytische Institut):精神分析,
  • 德國高等政治學校:行政人員養成
  • 法蘭克福的社會科學研究所:馬克思理論

我的想法是,這裡的「研究所/機構/圖書館」都是拿來進行研究工作的,雖然也有教學講授,但主要不是一個發放文憑的機構。唯一的「學校」,一開始也有其自己的設立目的,而有自己獨特的作法。

Note

Metadata

file link - Google Schloar, 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