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ools

Bourdieu, Pierre

Pierre Bourdieu / 布迪厄

生平

1930年生於法國南部小城 Denguin,大學於法國高等師範學院主修哲學,1954年通過哲學教師會考,之後陸續展開其教學生涯。1958-1962年間因阿爾及利亞戰爭服役,在服役期間,布迪厄參與阿爾及利亞地區的人類學研究,因此其學術轉往人類學與社會學發展。退伍後,1964年起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研究與任教,研究並發表關於藝術、文化、教育、社會等等研究及論著。1985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歐洲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並獲選為法蘭西學院社會學終身講座教授。卒於2002年1月23日。

主要理論概念

其理論有幾項關鍵概念:

慣習(habitus)

  1. 慣習是個人的稟性(disposition)系統:「habitus 所指的是一套稟性(disposition)系統,促使行動主體以某種方式行動和反應,也就是人們知覺與鑑賞的基模,一切行動導生於此。」(邱天助, 2002:111)
    • 其內在的架構,是 schemas (範式)
  2. 社會化即慣習的養成:「habitus 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個人無意識內化社會結構影響的結果,特別是特定社會中教育系統在個人意識的內化和象徵結構化的結果。」(邱天助, 2002:111)
    • 由於慣習是社會化結果,因此會形成一階級慣習
  • 因此慣習是個人行動與社會集體一致行動的結合點
  • 個人慣習的形成,是社會文化再生產的結果。

場域(field/champs)

  • 社會空間:場域概念的起源是社會空間(),即強調不同群體間的相互關係,而非階層關係。
    • 社會空間中有許多不同的資本面向:經濟、文化、社會關係、象徵
  • 場域是一種力場(a field of force):「Bourdieu 所使用的場域概念並非四周圍以籬笆的場地,也非領域(domain)的意義,而是一種力場,類似高夫曼的框架(frame)……但他不同意高夫曼的主觀-互動主義取向,認為只重於個體層次的分析。(Collins, 1988:204; 轉引自 邱天助, 2002:120)
  • 場域是由各種社會地位和職務所建構出來的空間
  • 場域是權力的分配場

社會空間與生活風格空間

反身性/反思(reflexivity)

資本(capital)與象徵性(symbolic)

  •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social capital
  • 文化資本(culture capital):
  • 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 象徵暴力(symbolic violence):一個社會是由象徵暴力主導運作。象徵暴力意謂說,宰制的力量如何讓被宰制的人體認不出來他們正被宰制,這種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徵暴力。

文化

學校教育

關於大學的《繼承人》(Les Héritiers, 1964),以及試圖建構教育體系運作的普遍理論之《再生產》(La Reproduction, 1970)。這些研究的結果不容置疑的:學校不但沒有縮小社會不平等,反而是促成不平等的再生產。(Bonnewitz, P.(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p.144 )

學校教育的觀點主要為文化再製:

Bourdieu 的再製理論重點在於檢視教育系統在文化資本輸送的角色。他認為學校教育的課程內容與組織、學生的選擇與淘汰、考試與文憑的授予均有利於原本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宰制階級。換言之,教育系統傾向再製文化資本的繼承分配,而非根本的改變。透過文化資本的中介,教育系統乃成為社會再製的機制。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二版). p.15 )

閱讀

  • Alexander, J. C.、Seidman, S.(1998)。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
  • Bourdieu, P.(1996)。The state nobility: 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Noblesse d'etat)(L. C. Clough譯)。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 Bourdieu, P.(2004)。國家精英(La Noblesse d’État, 1989)(楊業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 Bourdieu, P.(2004)。實作理論綱要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宋偉航譯)。台北:麥田。
  • 朱國華(2004)。權力的文化邏輯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memo

重要著作

  • 1965 《中等藝術:論攝影藝術的社會功能》(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與 Luc Boltanski,R. Castel,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
  • 1964 《繼承人:學生和文化》(Les Héritiers. Les Etudiants et la Culture)
  • 1966 《愛戀藝術:美術館和參觀的觀眾》(L'Amour de l'art. Les Musées et leur public)與 Alain Darbel 及 Dominique Schnapper 合著
  • 1970《再生產:談論一種關於教育體系的理論》(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法文版) /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英文版)
  • 1972 《實踐理論概要》
  • 1979 《區分:對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法文版)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 Nice, Trans.).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英文版)
  • 1980 《實踐的邏輯》
  • 1982 《『談論』意謂說:語言交換的經濟學》(Ce que parler veut dire : économie des échanges linguistiques)
  • 1982 《關於課程的課程》(Leçon sur la leçon)
  • 1984 《學院人》(Homo academicus)
  • 1987 《說過的話》(Choses dites)
  • 1989 《國家精英:高等學院和群體精神》(La Noblesse d'État. Grandes écoles et esprit de corps)
  • 1992 《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綱目和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 1994 《實踐理性:論行動的理論》(Raisons pratiques. Sur la théorie de l'action)
  • 2000 《經濟的社會結構》(Les Structures sociales de l'économie)
  • 2001 《語言和象徵權力》(Langage et pouvoir symbolique)
  • 2001 《科學的科學和反思它本身》(Science de la science et réflexivité)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