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Kelly [喬治‧凱利]
喬治‧凱利 / George Kelly (April 28, 1905 – March 6, 1967) 美國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與教育家。
Kelly 的學說,基於假定「人即科學家」。科學家的工作在試圖預測並控制現象,一般人也一樣,透過「產生理論、驗證假設、權衡實驗證據」試圖為日常生活現象進行預測與控制。
Keyword: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生涯
George Alexander Kelly 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農莊。大學就讀於 Friends University 與 Park College 並取得物理與數學的學士學位。之後於堪薩斯大學(Univerisity of Kansas)以工人的休閒活動的論文完成他的社會學碩士課程。
1929, 完成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教育學學士學位,隨後於1931年在愛荷華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Iowa)以讀寫障礙的研究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
Kelly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從事臨床心理治療與教育。戰時從事航空作業的設計工程研究,與飛行員的心理諮商。戰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達二十年,融合了臨床技巧與科學研究方法,成為美國最佳的學士後心理訓練課程。
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時,Kelly 發展了他著名的人格心理學理論– 於1955年出版了個人建構理論。
George Kelly 過世於 1967。
理論
個人建構理論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 強調個人如何覺知刺激,如何解釋並轉變這些刺激,以和既存的結構發生關聯,以及人為了被和這些解釋與轉變而行為的方法。凱利堅信他的理論並不止於一個認知理論而已。然而基本上,我們可以說他的理論是一個有關「人努力解釋週遭世界」的理論。(Pervin, 1985, 頁350)
- 構念(constructs)是人用來解釋世界的方式,是人用來對事件整理分類、記下行為過程的一種概念。
- Kelly認為,一個人的構念系統就是他的人格。人所用於解釋事件的建構,界定了他自己的世界。了解一個人,也就是了解一個人解釋世界的方式。
構念(construct)
- 構念的定義
- 辨別力:「構念是我們從差異中分辨出相似之處的方法,因此構念本質上是人的辨別力。(Beail, 1985, pp.1-24)
- 解釋、賦予意義:「構念」有一個歷程的涵義,意味著「人如何運用概念分類系統,以弄清楚自身世界的意義,且有助於在生活中採取行動。」(Burr, 1997, 頁21-22)
- 「所看到的事實均可幫助人們了解正在進行的事情。在每個情境狀況中,人們正在建構解釋所觀察到的社會事件,並且提出問題思索……構念有「不是…就是…」的問題格式,建構必有這兩分的局面,經由如此對照與區分的歷程,才顯現問題所導出的意義。…… 構念是人們為使經驗有意義而置放的問題。」(Burr, 1997, 頁21-22)
- 構念特性:
- Kelly 認為將構念當作是具有兩極結構的,更有助於使用構念此一概念。Kelly強調人利用構念進行辨別的能力。
- 構念並不一定是字面的、或是可言述的。雖然repertory grid使用詞彙作為分析的構念,但是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構念是非言述的。Kelly 區分語文構念(verbal construct)與前語文構念(preverbal construct),來說明構念的言述與非言述類型。
解釋與實相
- 實相(reality)的本質
- 「對凱利而言,解釋的本質在於我們把自己的建構放在我們知覺的實相上面。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們的實相是自己創造的– 是我們自己的產物。」(Fransella, 2001, p.78)
- 抽象(abstraction)此一概念,受到Korzybski(語意學)的影響:「我們從周遭生活之流選取材料,將之抽象化,因而創造了自己的實相。
- Kelly的科學哲學並非實在論或是唯心論,而是多元建構主義。比較「對於這些累積的片斷論者(牛頓物理實在論)而言,下一步就是尋找另一塊真理礦塊……要他進一步接受問題,唯一的依據就是證明他錯誤。這種討厭的東西隨時可能蹦出來,所以他進行實驗時非常小心,務求答案絕對的、肯定的正確,不可反駁!」「對多元建構主義者而言,下一步就是看看自己是否可能改善自己的假設;方法或許是以新的方式重新設定問題,要不就是針對上次實驗之後紀錄結論時得到的新臆測,追尋其中的含意。」。(Fransella, 2001, pp.84-85)
- 與現象學的關係。胡塞爾後期的存在現象學、生活世界現象學。(Fransella, 2001, p.88)
- 「『解釋』不是『思考』,也不是『感覺』,而是從經驗上對事物加以區分的行為。」「經驗與解釋是同一個過程的一部份。沒有經驗,我們無從解釋事物,沒有解釋,也無從經驗事物。」(Fransella, 2001, p.89)
推定(corollary)
- 個人建構理論的基礎假定是:人的思考歷程是在心理上受預測事件的方向所引導的。這由十一種推定(corollary)所進一步闡述,其中最主要的是建構推定(construction corollary),它主張個人透過假設與對重複性的詮釋預測事件。人們所發展的這種用來理解其生活世界的模式,稱為構念(construct),Kelly認為,個人就像科學家一樣,努力改善其構念以增加他們的構念表列,使他們能適應更大的系統。(Gammack & Robert, 1994, pp.72-90)
- 推定(corollary)3):推定,是Kelly在其基礎假定之下,所建立的一系列論點。
- 建構推定 (construction corollary):
人透過建立解釋事物的重複性來預測事件。 (Kelly,1955) 此一推定說明基本假設中,所謂「過程」的方式。個人在建構構念時,是發現其相同點與相異點,經過發現相同點與相異點的重複性而形成的構念,就可對事實的未來作預測。 - 個體性推定 (individuality corollary):
每個個人的構念是相異的。每一個個人在建構對事物的構念時,存在著個別的差異。事件的現實是由每個個人因知覺而運作構念的反應。 - 組識推定 (organization corollary):
人的構念會形成一構念系統,以預測事件。現象中的事件與事件之間是關聯的,因此與構念與構念之也是相關聯的,從這關聯性可形成構念系統,以對生活中的事件作更精確的預測。 - 二分推定 (dichotomy corollary):
人的構念是由二分所組成。所有的構念都是兩極的、或二分的。 - 選擇推定 (choice corollary):
人基於是否有更大的擴展可能性、或構念定義,在二分的構念中作出選擇。個体對於自身的構念系統,可能是採取平穩的、或是冒險的態度;當新的認知或檢驗原構念系統仍然是有效用時,這種相當平穩的過程稱為「定義 (definition)」。個體也可試探新的構念,若這新的構念仍然有效時,則可擴展個人的構念系統,這種不穩定的過程稱為「擴展 」(extinction)。 - 範圍推定 (range corollary):
每一個構念只適用於對一定範圍內的事件作預測。即,一特定的構念只用在一些特定的事件上。 - 經驗推定 (experience corollary):
人對事物會重複性的解釋或建構,而持續修正改變其構念系統。這項推論可以說是個人對於學習的一項推論,個人會因為過去的經驗而影響現今的構念系統;現今的經驗又建構、或修正出新的構念系統。在 Kelly 的理論中,「經驗」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經由「經驗」而進行對構念或構念系統的建構。如此,個人留下來的不是「經驗」,而是「經驗」的知覺,是對「經驗」有效的建構被保留下來。若這樣的過程就是學習,則 Kelly 對學習的看法就是「知覺的學習」。 - 調適推定 (modulation corollary):
個人構念系統的變化,受到在適合範圍內之構念可滲透度 (constructs permeability) 的限制。所謂構念滲透度是指構念是否可以包容新經驗的檢驗,愈容易加入新經驗的構念,稱為構念滲透度愈高。而不同的構念,其滲透度各不相同。若個人的構念滲透度都是不高的情形,就容易造成適應上的困難。 - 片斷推定 (fragmentation corollary):
個人可以連續使用不同的次構念系統,雖然這些次構念系統有時候彼此不一致、或是不相容。人的構念系統是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中,不同的構念總是在進行著檢驗,除去舊有不適用的構念、同時也加入新的構念。 - 共性推定 (commonality corollary):
兩人對事物的解釋相同,有相似的構念系統,表示兩人的心理過程相同。兩個個人運用建構的經驗越相同時,則這兩人的心理過程就越相同。對經歷同一經驗的一群人,重要的不是經驗本身,而這些人對經驗建構時的相同性。 - 社會性推定 (sociality corollary):
一個人在理解他人的構念過程時,這人也在社會過程中扮演包含他人的一個角色。人際關係中很重的一件事,就是去了解他人的認知世界,也就是去認識他人的構念系統,及系統的運作,並用他們的認知來思考事物,這就是角色的扮演。
個人建構理論與認知心理學
- Kelly 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認知心理學家,或是在從事有關認知理論的研究。但是許多認知心理學家與應用都引用Kelly的理論作為重要的概念來源。(Burger, 2003, pp.550-551)
- Jahoda 認為,「認知」一詞在不同時期的心理學有不同的意義。而Kelly的對認知的觀點是現在比較通行的:與將所有內在事件都貶到「黑箱」裡面的行為主義(behaviourism)相對,認知研究關切的是黑箱裡面的東西。認知研究者認識到,所有的心理現象– 不只包括知覺、學習、思考、記憶,還包括慾望、感覺– 都是根據心理表徵,因為這些東西都會被認知。(Fransella, 2001, p.199)
- 1990,個人建構心理學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刊出了兩篇論文探討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與認知心理學的關係。
- 華倫(Warren, W. G.)
構念的測量
the 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 / 角色建構測驗
Kelly 最早發展出來的構念測量方法。根據角色稱謂表(Role title list),列出一些角色稱謂或是具體的人名,藉以測量出受試者的構念系統。 除了基本程序之外(以後的其他發展主要由基本程序修改而成),Kelly也因為臨床使用需求發展了數種不同版本形式(Burger, 2003, p.582):
- Sequential form / 序列式:每次比對後,治療者抽換掉三個元素的一個,依序比對完所有的元素。
- Full context form / 全情境式:列出所有元素,讓受測者將相似的元素卡片集中。治療者詢問受測者集中的原因以了解其構念。與Card sorting 方法類似。
- Self identification form / 自我認同式:每一次比對都有一張代表受測者自己的卡片。
- Personal role form / 自我角色式:將三個元素放在一起,請受測者想像「你們三個人單獨在一起。想像一下那是在什麼地方?會發生什麼事?你自己在做些什麼?另兩個人在做什麼?」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
起初 Kelly 發展出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根據受測對象自發產出的詞彙與類別,以探索個人的建構系統。但後續的研究者將這種測驗方式拓展到個人對角色(role)構念測量以外的領域。雖然這種方法有許多變形,以下描述基本的三個階段(Gammack & Robert, 1994, pp. 72-90):
- 引出元素 - the elicitation of elements, identifying the entities in the area of construing to be investigated. / 引出元素,確定研究分析領域的項目。
- 引出構念 - the elicitation of constructs, identifying the distinctions which can be applied amongst these elements. / 引出構念,確定可以應用在這些元素間的特徵。
- 建構矩陣 -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trix (grid) of elements and constructs. / 建構元素與構念的矩陣(方格)。
在Kelly原來的臨床工作中,元素的範例是各種不同的角色(role),由醫生或受測者填入具體的家人與意義他人的姓名。在後續各種不同的Rep應用中,元素也擴展到角色以外的不同類型,如鋼鐵廠的成品。
一般的測驗程序是:建立元素清單後,任取三樣元素讓受測者進行二分,以表現出某些足以區分的二分屬性。此二分屬性,即一構念。累積這些構念後,可得到一構念系統架構。對於此構念架構,可進行進一步的量化或是質性的探究與分析,包括受測者詳述其觀點與其建構的過程與途徑,各元素與構念強度上的關係,以解釋構念系統架構。Kelly(1970)的臨床研究認為需要20-30左右的構念。
Repertory Grid Technology
教育思想
大學教育:
在中學裡,你或許會想控制學生。你會要求學生做應該做的事情。你會要求他們把耳朵後面洗乾淨,要求他們遇到生字要查字典,要求他們要查百科全書,看課外書籍。你會想控制他們。可是在大學,這種任務必須改變。你必須挑戰學生,使他們現有的知識變得很可憐,然後他們會因為生你的氣,或者因為氣自己的無知還是什麼,而奮力為之,從而發現了新的東西。所以,大學的任務是不再控制,但代之以挑戰。可是,有的時候我們雖然試想挑戰學生,但是結果卻只有毀了學生。有時候,我們的種種挑戰的作為會退化成怨恨的控制行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碰到的陷阱。
這是一種轉變;換一種說法則是,我們必須教學生以不確定取代確定。電影〈國王與我〉插曲中有一句歌詞說,人對自己不確定,可是卻不承認自己對不確定的事情掙扎的最厲害。你自己最確定的事情你不會再去多是憂煩……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教學生面對不確定的事情。(Fransella, 2001, 頁52)
科學哲學
假設
- Kelly 認為科學家得以發展各種假設,是由於「假裝」(make-believe)與「包容的心境」(invitational mood)。Kelly認為科學並不是避免主觀的看法,而是透過主觀的看法,建立出能夠包容現象的多種解釋。
- Kelly 舉出三種可以得到可檢驗的假設的方法:(Pervin, 1985, 頁356)
- 假設演繹法(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從明確的理論中演繹初一個假設。常見於實驗心理學中,先陳述理論,然後由此推演出假設,再細心從事實驗來驗證假設。
- 假設歸納法(hypothetico-inductive method):從觀察中歸納出假設。常見於臨床工作者的研究,他們將臨床經驗中的觀察所得,加以類化而發展出理論。
- 統計羅網法(statistical dragnet method):撇開邏輯程序,透過統計分析尋求假設。常見於一些因素分析論者的研究中,以事實為優先,而儘可能忽略假設和理論。
References
- Burr, V.、Butt, T.(1997)。個人建構心理學入門:解讀你的心靈(許慧玲譯)。台北市:心理。
- Burger, J. M. (2003)。人格心理學(林宗鴻譯)。台北市:揚智。
- Fransella, F.(2001)。凱利:個人建構理論創始人(廖世德譯)。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 Gammack, J. G., & Robert A, S. (1994).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in constructive interaction. In C. Cassell & G. Symon (Ed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pp. 72-90). London: Sage.
- Pervin, L. A.(1985)。人格心理學(鄭慧玲譯)。台北市:桂冠。
Metadata/Back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