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涂豐恩(2009)。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History of the Book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Review Article]。新史學, 20(1),頁 181-215。
Keyword - reading, history of reading, history of publishing
Cynthia J. Brokaw and Kai-wing Chow eds.,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學者重視明清時期書籍史,至少有兩個動機。其一,從前的中國書籍史研究,多從技術史角度切入。誠如大木康指出,研究者看重的是技術的發明,或版本的珍稀,因此把重點放在活字版印刷術的突破之上,宋代的重要性自然也超過明清兩代。但這種書籍史,不外乎是科技進展的歷史,架空了書籍印刷的社會背景,也看不見書籍出版對於社會的影響。但我們若從使用而非發明的角度觀察,就會發現明清兩代書籍流通遠遠超越了前代。尤其對照學者稱之「貧困化」出版時代的元朝,明中晚期以後出版事業的發達更顯得突出。也因此,即便缺乏技術上的發明,書籍在明清社會文化史中的重要性依然吸引了學者的目光。
另一個研究明清書籍史的動機,則是為了修正傳統歐美書籍史的論述。在歐洲書籍史學者筆下,傳統中國所慣用的雕版印刷,猶如中國歷史停滯不前的象徵。西方學者向來認為,活字印刷是歐洲進入現代世界的重要動力,中國卻因為各種的限制無法廣泛運用這種技術,也因此在現代化過程中落後於歐洲。但研究中國史的學者卻認為,類似論調與歷史事實並不相符。唯有深入研究明清書籍史,才能反駁這一類歐洲中心論的歷史敘事。
其他書籍史研究參考論文
.
file link - Google Schloar, X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