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is read only. You can view the source, but not change it. Ask your administrator if you think this is wrong. ==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基於心理學研究,為人類行為、物品、環境的關係提供一個解釋觀點的理論性架構。可以應用在教育、設計、工作、傳播、科技等不同學術或實務工作領域。 活動理論源於蘇聯心理學家[[:people:Vygotsky]]與Rubinshtein的語言學習與心理學研究,至Leont'ev時期擴展為工作與協作的一般活動理論。芬蘭教育學家 Engestrom ((Engeström, Y. (1987). Learning by expanding. An activity-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al research.)) 在 Leont'ev 的基礎上發展了活動理論的圖示架構,並傳播到歐美的學術研究領域,成為現代主要的活動理論形式。 **特色與興起:** 活動理論兩個主要的主張:(1)意識與活動不可分(Rubinshtein),以及心智源於社會互動(Vygotsky)。活動理論與行為心理學、認知資訊處理心理學理論不同,更能夠為現實社會的生活世界現象提供有意義的解釋。因此在90年代後期,當歐美學者對認知處理心理學不滿時,活動理論被「重新發現」而廣受跨領於學科研究者(教育、人機互動、組織與工作研究、傳播研究、科學技術研究等)的採用。 **用途與限制:** 活動理論可以協助研究者分析與理解現象。例如,分析探討新科技使用與情境間關係、為既有設計提供改進的新觀點(Bannon & Bødker, 1991; Bedny & Harris, 2005)。活動理論提供研究者一個一個描述性的觀點架構,並不是一個有因果邏輯的預測性理論。(Nardi, 1996) **方法論偏好:** Vygotsky 認為一個真實世界的複雜現象無法透過機械論的過度簡化方式理解,因此認為需要透過對現象的發展過程進行考察(歷史的、文化的),才能獲得徹底、科學的理解。(Kaptelinin, 1996) **Engestrom Activity Theory Diagram** {{:study:engestorm-1987-at.png|}} == 關鍵概念與原則 * **Activity / 活動**:在馬克思理論的脈絡下,活動(activity)與勞動(labor)、實踐(practice)是相關的概念。馬克思強調人類的能動性與實踐能力,以及活動客觀化(Objectification)的生產過程,作為對以往唯心論、唯物論哲學的批判。活動理論需要放在這樣的認識論脈絡下。((可參閱 Marx, K. (1845). Theses on feuerbach.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 因此,活動理論認為「**意識與活動是統一的(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activity)**」(([[:study:Kaptelinin, V. (1996). Activity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 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03-116. \\ 在 Kaptelinin (2013) 指出這是來自Rubinshtein 的觀點。\\ Kaptelinin, V. (2013). Activity Theory. In M. Soegaard & R. F. Dam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ed.). Aarhus, Denmark: Th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心智只能在人類與環境不斷活動過程中成立、存在與運作。 * **Object / 客體, 對象((我認為,中文的「對象」其實就包含了oriented-object 兩個意思。即「針對-事象」,所以直接把Object翻為對象似乎更表徵object-orientedness的原則。))**: 活動都有其作用的對象,且對象並不只限於物理上的實體。活動理論認為環境各種客觀特徵所構成,包含物理上的實體,以及社會與文化屬性上的實體。社會文化實體就像客觀物質一樣,存在於我們感官之外,也是一種可以被人為活動所作用的對象。因此,不論是物理上的活動或是心智上的活動,都有其作用的對象,因此在活動理論中,活動有**對象性(Object-orientedness)**。 * **Tool Mediation / 工具媒介**。人類的活動是需要工具的媒介才能做用到活動的對象。工具包含外在的(如槌子、剪刀)與內在的(如語言、概念或捷思)工具。而工具的運用模式是從社會歷史的文化脈絡中發展而來的,因此承載了文化知識與社會經驗。工具媒介(tool mediation)(因為工具本身承載了知識與經驗)的使用,形塑了人們的行為。例如,物品的不同命名(語言)是由個別歷史文化決定的,而不同命名又反過來決定人們如何對待物品。工具也會在使用過程中,透過內化過程,進一步影響心智發展的本質,因此工具也是一種**工具媒介(Tool mediation)**,也是人類一種重要的社會化來源。 * Subject & Community **Object 應該譯為對象**。一些中文文獻翻譯為「目的」,但如此一來與 Leont'ev 活動理論的 Goal 混淆。以 Engstrom (1987:219)分析 Polanyi的科學探究活動為例(下圖),"自然中的隱藏理性"是需要透過"科學探究活動(scientific inquiry as activity)"才能發現的「對象」,而「真正的知識」是科學探究活動的產出(outcome)。若將Object理解為「目的」,則在此標記為「發現自然中的隱藏理性」或「發現真正科學知識」也都沒有錯(都是目的),如此一來outcome就是那一堆堆學術期刊出版物。這種理解反而不符合「面向客體(object-orientedness)」這一原則,也背離Vygotsky-Leont'ev 的馬克思實踐唯物論。 {{:study:engstrom-1987-polanyi.png|}} == 起源 * [[:people:Vygotsky]] (1896-1934) 語言學習與使用的心理學研究。提出對抗西方行為心理學的文史心理學(cultural-historical psychology)。 * [[:people:Alexander Luria]] (1902-1977): Vygotsky 的學生與同事, Vygotsky 的理論與研究的主要繼承者與詮釋者。尤其是著重將語言作為調解行為中「工具的工具」。 * [[:people:Alexei Leont'ev]] (1904-1979): Vygotsky 的學生與同事。跳脫 Vygotsky,發展一般活動理論(general activity theory)。 * [[:people:Yrjö Engeström]]: Finnish, Education * [[:people:Sergei Leonidovich Rubinshtein]] (1889-1960) 俄羅斯心理學家。不在 Vygotsky 圈子,但也關注一般活動中語言所扮演的角色。是Leont'ev 的同事((轉引自 Kaptelinin, V. (2013). Activity Theory. In M. Soegaard & R. F. Dam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ed.). Aarhus, Denmark: Th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對活動理論主要的貢獻是,人類心智發展是透過活動而來,主張人的行為會同時改變外在世界與行動者本身。Bedny 活動理論的參照來源。(Wilson, 2006)(([[:study:Wilson, T. D. (2006). A re-exa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ur in the context of activity theory]]. Information Research, 11(4), 11-14.)) ===Hjorland Hjorland 主張由社會文化脈絡進行資訊科學研究,因此較早便從認識論、方法論角度引介活動理論相關概念,以及其他與社會文化相關的理論,以建立自己的社會-文化資訊科學研究取向。 * ([[:study:albrechtsen_h._hjorland_b._1997_._information_seeking_and_knowledge_organization|1997]])(([[:study:Albrechtsen, H., & Hjorland, B. (1997).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a new book.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4(3), 136. )) ** 活動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理論;就像人類學,是一種研究人的觀點,並與哲學上的實用主義與科學實在論有關。此理論部分由俄國心理學家,如L. S. Vygotsky,A. N. Leont'ev,部分由美國心理學家與哲學家,特別是哲學家Peirce與john_dewey。 ** Sarvimaki 總結其認識論的觀點為: *** (1) 人主要是在世界上生活與活動(acting)的活動者(actor)。世界是既符合生物-物理性的,社會文化的,與個人主觀的世界。 *** (2)生活與活動構成人類自明的知識。 *** (3)因此,知識是由直接或間接的生活與活動的目的的既有知識應用所構成的。 *** (4)當知識成為活動系統之一部份,其基礎即是由活動內在決定因素。 *** (5)知識與活動之間有連續的互動,因此知識創造在活動中與活動之間,並且活動者獲得的活動經驗會影響其後的活動。 *** (6)價值的知識,事實的知識,與程序的知識這三種知識關聯到三種內部活動決定因素。擁有價值的知識表示知道何者滿足事物價值的基準。有事實的知識表示具有對於生活世界的真實信念。有程序的知識表示知道如何行動。 *** (7)知識可能是不清晰或是清晰的。不清晰的知識,如內隱知識,暱語(familiarity),慣熟的知識;知識可以被語言、科學、或藝術所清晰化。 ** 活動理論是認識論的歷史主義,認為知識是歷史的、社會的、與文化決定的,並非來自於個人感知或永恆的基準,而更多來自於文化學習與影響;因此所有的經驗都只發生於對整體現象中一部份的理解的基礎上,所有的經驗都發生在特定的觀點與特定的歷史社會情境脈絡中;因此個人主義者以實證主義與理性主義觀點解釋的認知系統,其對於學習與概念發展的理解便侷限在不處理傳統與社會溝通的範圍中。 * (2010)((http://www.db.dk/jni/lifeboat/info.asp?subjectid=2))Activity theory &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 活動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的、哲學的跨領域理論架構,用來研究各種形式,與受到多重層次在時間中發展的秩序所架構的人類舉動(practice)與社會生活 \\ Activity theory (AT) is a psychological, philosophical and cross-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studying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 practices, and of social life in general, in a multi-level, stratified manner developmentally in time. ** Leont'ev (1981) 是活動理論的創始者之一。活動理論與社會認知論(socio-cognitivism)、歷史文化理論(historical-cultural theory)、社會符號學(social semitics)等其他理論相關。\\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o-cognitivism, historical-cultural theory and social semiotics, among other theories. ** 雖然 Sundin (2003, p. 38) 發現活動理論更注重在物質上的活動,而社會文化論則更注重在以語言工具中介的個人活動,許多研究者人仍然將這兩個詞視為同義詞。 \\ Sundin finds that activity theory is more focused on physical-material activity while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has more focus on individual activity mediated by linguistic tools, many researchers regard these two terms as synonyms. ** 活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所有人類活動,都是同時被人工地 A basic issue in AT is the view that all human activity is at once artifactually mediated, pragmatic, objectively motivated, situated, historically developing and more or less contested (Blackler, 1995). ==References * [[:study:Albrechtsen, H., & Hjorland, B. (1997).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a new book.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4(3), 136. * [[:study:Kaptelinin, V. (2013). Activity Theory]]. In M. Soegaard & R. F. Dam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ed.). Aarhus, Denmark: Th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 [[:study:Wilson, T. D. (2008). Activity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1), 119-161. ==Meta {{backlinks>.}} {{tag>activity_theory information_behavior 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