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人物: Vannevar Bush
布許是規劃美國在二戰後所實施的科學政策的要角。「基礎研究……創造了在知識的實際應用上所必須仰賴的資本。新產品和新製程並非自來就成熟可用。它們源自於新原理和新概念,而新原理和新概念是從最純粹的科學研究領域費心發展出來的……基礎研究是技術發展的先驅,在當今,這說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更正確。」4)
* 批評 研究顯示,科學知識甚至對於許多最先進技術的發展,直接的影響都相當小。
> 由於美國國防部在基礎研究上投注了大量資金,它為了解基礎研究的成效而在1960年代中期進行了幾項審查。後見之明計畫(Project Hindsight)研究了促成二十個武器系統發展的重要事件。該計畫將百分之九十一的重要事件歸類為技術性的,百分之八點七屬於應用科學,而基礎科學則佔百分之零點三。後見之明計畫因而認為,即便像美國國防部這麼一個大量投資科學,並且在某些技術發展的前沿上佔重要地位的機構內,科學對技術的直接影響仍然非常微小。而一個名為溯源(TRACES)的後續研究,則反駁了上述看法,它審視重要的民生技術,並透過歷史紀錄,將它們的起源追溯至更早之前。 5)
> 技術史學家認為:科學需歸功於蒸汽機的程度,較之蒸汽機須歸功於科學的程度還來得大
> 對於航空器的歷史研究發現,航空工程與科學之間頗有距離:如果有必要,工程師會考慮科學上的成果,但不能說他們的工作是由科學推動的,也不能說那是科學的應用(Vincenti 1990)。6)
> 開創新局的電機工程師史坦梅茲(Charles Steinmetz),同樣地既沒有應用物理學理論,也未曾自物理學理論導出它自己的理論主張;他反而是從純粹的工程脈絡中發展理論知識。7)
> 技術史家和其他技術理論家業已指出,有獨立於科學知識傳統的技術知識傳統存在,而若欲瞭解人造物,就必須瞭解這些技術傳統。8)
通常在討論技術時,還會有另一種公共爭議性更大的決定論出現。好些作者認為,技術的樣態是決定社會結構最重要的因素,因為人類的行動大部分都有賴技術促成。人們是在有技術可用的環境下行動,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唯有透過技術才能理解。9)
關於技術,曼佛(Lewis Mumford 1934, 1967)奠定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思路。曼佛認為,技術有兩種形式。多元技術(polytechnics)是「生活導向的」(life-oriented),它與廣泛的人類需求和可能性結合。多元技術創造小規模和多功能的工具,它們有助於實現許多人類的目的。而單元技術(monotechnics)則製造出能夠大幅增強力量的「鉅型機器」(megamachines),但這卻是透過編組控管和去人性化而達成。現代工廠可以製造出驚人的產品,但這僅在工人接受規訓,願參與機器運轉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10)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技術與技藝(craft)
關於技術的問題(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對海德格而言,現代技術的特色,是應用科學來支持權力的運作;這乃是[物化]的過程(objectifying process)。與創造具有個人特色物品的工藝(craft)傳統相較,現代技術創造的是供作使用的資源與物品。從現代技術的觀點而言,這個世界是由將被轉換成新資源的資源所構成。11)
曼佛與海德格都認為,現代技術受其科學的理性所形塑。即便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主張科學就是理論性的技術,而所有的理性思考都是工具性的,他卻也將技術(一般意義上的)視為是應用科學。。12)
.
2023/01/29 1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