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不只是消費 / Ullrich (2015)

Citation - Ullrich, W .(2015).不只是消費(Alles nur konsum). 商周

Keyword - Design

章節目次

  1. 虛構的價值:商品的交換價值有兩部份,實用價值與虛構價值。因此當商品的交換價值高過於實用價值時,不必然都是商人的欺騙與詐術,有時候是因為產品本身擁有像文化產品一樣的虛構價值。
  2. 產品推出的影響:產品商可以透過塑造產品的形象,建立起虛擬價值,一樣可以獲得市場成功。
  3. 情境法西斯主義:產品可以透過塑造情境,發展一系列的消費文化。
  4. 消費的多神論:由於商品情境引導人們的行為,因此人們從物品文化當中得到安定與依賴,如同宗教在社會中的功能一樣。在不同的情境下,人們消費與使用不同的物品,藉此得到生活上的和諧。
  5. 消費成癮者:透過消費刺激,豐富自己的生活世界。
  6. 隱喻的道德
  7. 心安理得:透過消費有道德的商品,購買道德價值
  8. 消費的詩歌:消費圖像成為文化的集體記憶
  9. 價值資本主義:企業的目的在於建立虛構價值

對消費性產品設計的批評

W.F. Haug 的商品美學批判

Naomi Klein

Naomi Klein

…對品牌產品提出警告,這些品牌產品征服了一切,不僅是人類的整個日常生活,亦包含了「隱喻空間」,也就是人們的思想、判斷力和有品味。p.31)

為什麼藝術品就是引人入勝,而商品就是被宰制?

包裝,經過導演的產品登場調度

第二章的標題是「產品推出的影響」,原文是「Inszenierungsfolgen」,亦可翻譯為「導演的結果」;指的是所有情境都是導演安排好的;為什麼心情平靜時要使用的沐浴乳和失戀時使用的沐浴乳不一樣,因為情境不同;;誰來定義情境?說穿了說是行銷的手法和誇大的隱喻,一切都好象被導演安排好了一樣。(P.14) 2))

合宜性體系(decorum-system)

人們不只是使用產品解決問題,人們也會透過「採用產品」的行為,釐清不知道從何下手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

消費主義宣言:

伯爾斯(Norbert Bloz)在《消費者主義宣言》中尤其鞭辟入理的說法:以前的產品只是用來滿足需求,後來才要求具備誘惑力,現在的消費者則會要求「改變我!」。因此,消費商品成為「讓客戶蛻變的媒介」:「就像教育與治療一樣,重點是『人身處理』。」(p.86)

* 借用修辭學的概念:什麼時候適合講什麼話,到什麼時候適合用什麼樣的產品。「對特定情境下的行為舉止,發展出一套堪為楷模的範疇」(p.88)

消費文化不只是一套建構生活且有助於協助克服行為疑慮的『合宜性體系』,它是從強勢的產品推出發展出來的,說的極端一點,可以說是一種『情境法西斯主義』。只要個人沒有堅決反抗它的各種命令,就會淪為共犯。他們會在不同情境之間打轉,不停地購買流行的或昂貴的東西。儘管許多人覺得很刺激而且專業,卻總是會面對自己的空虛,因為身上總是少了一件配件,或是不太會搭配。(p.14-5)

消費、迷信、安慰劑效果

Index

Persons

Organizations

Cases

Note

.

1) , 2)
(賀瑞麟.(2015).《不只是消費: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