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nyi, M. (1958).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Michael Polanyi, 許澤民 譯(2004)。個人知識 - 邁向後批判哲學。ISBN 9861242953
Keywords : Michael Polanyi, tacit knowledge/默會知識, Personal Knowledge/個人知識
Polanyi 在書中回答下面的問題:
Polanyi定義了致知(knowing)為一個「對被知事物的能動領會(active comprehension)」,他拋開知識(knowledge)的一種靜態、客觀的常見理解,強調了認識中主動與內隱的部分,而創造出「個人知識」這一個新名詞。 但是個人知識並非是主觀的,身為物理化學科學家出身的Polanyi,就需要回應到科學知識–一個被認為是絕對客觀性真實的知識–當中,回答科學知識如何可能的問題,來顯現出個人知識的求知信託(intellectual commitment)中包含的客觀性。
「連貫性是一個故意在使用意義上不夠精確的詞語,用以表示某種不可言傳的性質。由於世界就像萬花筒一樣從來不會精確地重複任何一種以前出現過的狀況,所以我們只能以某種特定的特徵為基礎來分辨顯然不同的種種狀況,以便作到連貫性。但要作到這一點卻需要一系列的個人判斷。首先,我們必須確定我們經驗中的哪些變化在辨認這個重新出現的特徵時是無關的,不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即我們必須把它的隨機背景區別開來。其次,我們還必須確定在這個可視為相同的特稱出現時,那些變化應被認為是正常變化,或者相反地,哪些變化應被認為是完全背離這個特徵,而使它不能再被算是重複出現的經驗元素的。」(pp. 79-80)
「貧乏律和連貫律就暗示著每當我們使用一個詞語表示某種東西時,我們就實施並認可了一次歸納行動,與此相應地,這個詞語的運用就被視為是定義了一個類別,並給這個類別賦予了某種本質屬性。」(p.80)
「這樣的理論有點像化學上的化合物理論……我們可以認為,用符號體系標明成分已知的一種化合物的內部結構,跟用語法結構表明構成一個句子的詞語所表示的諸事物之間的內部關係相似。」(p. 80)
* 語言的操作原則:
透過意指、重組、解讀這樣的機制能獲得的巨大心靈能力:
言述思維的學科差異:
學科差異中的兩項原則比例差異:
三種默會與言述成分的組合:
「只能默會不能言傳」的知識仍然是有邏輯意義的命題:
「我以這種方式理解的東西對我自己具有某種意義,它的這種意義是它本身所固有的,而不同於符號作為某個物體意義的延伸時所具有的意義。」(p.91)
第二種領域中,文本是透明的,讀者對文本的意識只是他意識文本意義的工具。注意力的焦點是在詞語的意義,而不是引向作為聲音的詞語或是作為紙上記號的詞語。
第三種領域中,符號未能被充分理解。為了獲至理解,會有兩種不同的操作:(a)摸索,隨後以默會理解修正之;(b)開拓,隨後以默會理解完善之。
人類對意義理解的判斷,是調節文本,文本相繫的概念,經驗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