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La Noblesse d'Etat 第一章 權力及其再生產

Forms of power and their reproduction

Citation -

  1. Bourdieu, P.(1996)。The state nobility: 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Noblesse d’etat)(L. C. Clough譯)。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2. Bourdieu, P.(2004)。國家精英(楊業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摘要

最簡單的: 本章描述在社會空間中的權力結構,與各種各種類型資本再生產的方式。

各段落簡要說明:

  1. 正文前先就方法論,說明如何可以從次場域(高等教育)的資料推導出整個社會場域的權力與再生產。 Bourdieu 先聲明自己「將」與不以實體論者(substantialist)的方式,將由現象空間的關係與特性整理出社會空間的結構。這段比較難掌握。
  2. 權力場域的結構:說明權力場域的概念,與場域內的結構,再生產方式,與權力場域結構中兩種資本的交叉。此段可分為以下主題:
    1. 說明權力場域的概念:定義何為權力場域,由於「資本就是權力」,因此權力場域即為對特定資本類型所有權的爭奪。
    2. 說明再生產方式:引入再生產的概念,與資本再生產策略。
    3. 說明權力場域結構中兩種資本的交叉:說明建構出權力場域模型的方法(方法論說明), 與其結論「形成社會不同場域(藝術、行政、高等教育)的最主要資本類型特性,最主要的[分級]原則為經濟資本,而文化資本為次要的[分級]原則」。
  3. 再生產策略:介紹各種權力場域中的資本再生產策略。最終依照兩種財產轉移方式,區分出「家族模式」與「學校中介模式」。以下三節的翻譯與中譯本有出入,是根據英譯本理解來的。
  4. [家族模式的再生產](the family mode of reproduction):介紹各種家族企業再生產策略。
  5. [學校中介模式的再生產](the school-mediated mode of reproduction):介紹學校模式與家族模式的差異。強調學校模式只是「霸權階級再生產方式的雙重掩飾」
  6. [家族對學校的利用](family uses of the school):進一步介紹霸權家族如何透過學校繼續其再生產策略。

正文前言

Note:

但是實際上, Bourdieu 並不打算付出這樣的代價,實際上也沒真的付出這樣的代價。所以後面 Bourdieu 用他特有
方法巧取回這樣的代價。
其一,就是把這段寫的深奧難懂,讓討債的人不知道其實他沒付入場費;
其二,他牽拖其他歷史學、統計學者、以及所有有分類工作的研究,建立自己用來解釋現象的理論性分類合法性;
其三,他使用了自己以往研究的理論框架,取代了馬克思的框架,以解決與實體論決裂的問題;這就像是詭辯
     「代幣不是錢幣」一樣, Bourdieu 終究還是用自己理論作現象背後的實體了。

權力場域的結構

Note: 再生產

複製傳續生產模式的行為就是再生產。複製傳續生產模式的行為的程序就是再生產程序。

Note:

我換一個說法。也許與Bourdieu有所基礎上的不同。普遍性的存在即非權力,權力需要有對立的競爭性概念才會存在,
因此在對立的概念背後必有其之所以對立的矛盾二元對立性。合法性是自身權力之所以成為有競爭目的的「權力」的矛盾
基礎。簡言之,沒有對立合法性問題,就沒有競爭,也就沒有權力存在的必要性。這個角度看,其實有沒有再生產策略不
是重要的問題,誰的再生產策略有優勢,才是決定對立雙方何者有優勢的關鍵性因素。

Bourdieu 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先有霸權,由霸權**製造**出其霸權自己的合法性。另一種是由偏好系統出發,認為群體由於自身固有的社會與資本結構,形成其偏好的價值判斷系統。

Not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ORRESPONDENCE):對應分析 see correspondence_analysis

對應分析的主要旨趣在於處理兩個或多個不連續的變項或類別之間的關係。對應分析的特點有:一、對應分析以列聯表為基礎將資料的特性呈現於空間分布
的圖示中,CA接近幾何學的概念甚過於統計的概念(Greenacre 1993:7-8)。透過各個類別或變項在空間的分布距離探討類別間或變項間的關係,將複雜的
資料結構視覺化(Clausen 1998:1)。第二個特點,對應分析是探索性的資料分析方法,主旨不在於檢證資料是否適配研究者設定的理論模型,而是呈現資
料本身的結構(Greenacre 1993:6)。4將CA從理論層次應用到社會科學界的是Benzécre特別強調歸納法的資料分析,而不是一般統計方法較常使用的演繹
法(Clausen 1998:6)。此外,如Bourdieu所說,對應分析是一種對眾多關係的「思考」的方法,不同於一般的統計模式蘊含著某種社會或行動的因果哲學
(引自Tarnai & Wuggenig 1998:177)。對於社會學而言,對應分析以低度抽象以及圖解的方式提供社會學者探討和思索社會位置、價值取向以及行為模
式之間可能關係的有效方法。 (陳家倫, 2001)

對應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和因素分析相關的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相符合(Clausen 1998:5)。其次,對應分析強調空間分布圖
顯示資料結構的特徵,和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有許多相似之處。(陳家倫, 2001)

此處使用的CA圖(圖15, 頁464, 英文版有註此圖為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應屬於非對稱圖。根據陳家倫(2001)說明:「非對稱圖(asymmetric 
map)中,頂點(vertex or vertices points)代表想像的列極端奇異值,限定奇異值點之位置的範圍,最分散的點就在於vertices points上。因此,
在非對稱圖中所有的點都落在頂點之內。某個代表列的奇異值的點越接近頂點(代表行的類別),表示對應的列和行的相關性愈高。在非對稱圖中,頂點和列
的奇異值都同樣重要,列的奇異值可以直接參考頂點作為解釋。此外,不論是對列的分析或是對行的分析所得到的對應分析表,彼此有很高的相似性,也就
是兩者相關非常高(Greenacre 1994:14-18)。」

Note:

有些問題,可以提出討論,進一步釐清一些問題。可能是我解讀錯誤,不然就是 Bourdieu 錯。
1. 我沒看過1979寫成的《區隔》一書,因此其「社會空間圖」是如何導出的,是一個疑問;根據此圖的相關細節,如 x,y 軸沒有提供解釋成分比例,
   應該與高等教育空間圖所使用的主成分分析是以不同方法繪制而成的。
2. 《區隔》一書成書 1979年,「高等教育空間圖」根據的是 1967-1968年的教育資料,這中間有十年的差距,Bourdieu 並沒有說明。
3. 比較「高等教育空間圖」(圖14, 頁463),與應當是同一份的「高等教育機空間」(圖3, 頁249);因為 x,y 軸的第一與第二主變項的比例一樣,
   而且學校數量都是84(N=84);然而裡面的學校空間分佈位置卻完全不同,應是90度軸心錯置。這個 x,y 軸的90度錯置,對於 Bourdieu 的解釋
   顯然沒有太大影響。

Note: 交叉結構的商榷

根據 Bourdieu 所使用的統計圖像化技術,本質上就是將多維的變項降維到二維以內的變項。此一降維關係到資料豐富度的縮減,如果不去考驗此
二維變項在降維過程中的代表力與解釋力程度,是無法證明權力場域是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的交叉是社會現實。在1967-1968的資料分析中,至少
應該還可以再透過特徵值考驗,或陡度考驗,決定在此社會多變數空間中,應該保留多少變數面向以維持一定的解釋力;但這方面的考驗在
Bourdieu 前期與後期的分析中都缺乏。
我相信 Bourdieu 的研究應該不會發生這方面統計上的失誤,(例如,選出的這兩項主要分級原則的特徵值都低於門檻值1),但是兩者累積解釋變異
量的比例只達未過半的 48.1%(31.4+16.7),在這類型的分析中,並不是一個很有力的結果(例如,達70%以上的解釋變異力);而這個低變異解釋力,
在 Bourdieu 的論述中是被忽視的,即幾乎完全不影響他對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作為最重要的兩個社會現實面向的結論。某個角度來看,1967-1968
現象中,這兩個資本面向的解釋力不過半,80年代後可能還更低,用來作為 Bourdieu 原本理論的証否也未嘗不可。)這是在接受 Bourdieu 的結論
時,需要再多考慮其結論的有效力。
以政治上的比喻,這就像是即便兩個號稱最大黨的聯手,在議會表決中也無法超過50%的票數,這樣的現象說明這兩個政黨沒有絕對的主導力。而如果有
所謂議會決策上的主導力[霸權],必然不是出現在政黨結構特徵上,一定還有其他的要素需要發掘。而 Bourdieu 只追究這兩個最多數黨的結構比例,
反而忽略掉背後可能的主導結構。

再生產的策略

接下來要描寫權力場域的原動力。 為了爭奪支配其他權力的權力而展開的整個鬥爭的邏輯,都由於兩個巨大的變化而改變。這兩大變化:學業稱號的強化、技術稱號的衰退。

為了了解不同[類型資本]之間交換率的改變,對權力場域和權力型學校場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首先需要:

  1. 了解再生產方式的再生產策略體系,然後
  2. 了解資本的特定結構傾向於那一種特定的再生產方式,
  3. 這種特定的再生產方式的特徵,在於其再生產策略,適合需要再生產資本類型的特殊性

Note:

聽起來,像是透過延續特定生產方式的策略,使權力既有者得以壟斷或寡占特定類型資本,以求得最大利益的模式得以不斷延續。繼續看下去。

Note:

簡單的說,既有的資本總量結構決定了該家戶所能採用的再生產工具。
  1. 通過財產、稱號繼承權,由家族控制的轉移。此即下節的「家族再生產方式」
  2. 通過學業稱號,由學校(和國家)確保和控制的某種終身權力的轉移。此即下下節的「帶學業成分的再生產方式」。

Note:

在法國,學校系統與國家系統是同一的,因為所有學校的成立都是透過國家政策形成的,自拿破崙起便是如此。此與英美私人興學的傳統不同。

家族的再生產方式

Note:

可以在閱讀時,試著從實例來理解,或是証同 Bourdieu 的想法。
1. 力霸王家集團 / 台塑王家集團 / 鴻海郭家的接班問題[[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5053]] (經濟資本)
2. 宮崎駿的二馬力工作室: 宮崎駿, 宮崎吾朗, 細田守 (文化與經濟資本)

Note:

Bourdieu 似乎認為家族式再生產方式不是好的再生產方式。因為大部分提到的証例都是關於失敗的家族企業,只有一個因為內婚制成功的案例。
Bourdieu 認為家族式再生產方式失敗,在於不利於資本形式的轉換;而資本形式轉換在企業規模擴張(既有資本累積模式能有效運作)時不是問題,
在企業規模縮減時候會陷入無可救藥的危機。

帶學業成分的再生產方式

文憑是官僚主義的大企業的通行證。

Note: 官僚大企業

Bourdieu 似乎無意識傾向認定大企業都是國營或組織嚴謹的工業商業企業。在 Bourdieu 的企業對立結構中,
只有家族企業與專家治理或國營企業的對立。LV、香水、服飾時尚這些都不算在這個官僚「企業」隱喻中的「企業」
;即使它們有的在國際上獲得的成功與收益都不低於 Bourdieu 認為的「大企業」。這使得 Bourdieu 在此對企
業的批判與對官僚主義、國家權力的批判同一化,而無力處理跨國文化企業,如 Disney, LV 。

Note: 重分配

我是以經濟學上的重分配概念,理解純粹統計學邏輯那段話的。就是通過相同學業文憑的人,重新分享彼此所有的文化資本基礎。
同樣台大畢業的,分享同樣文憑所持有的象徵性文化資本;即便每個人在學校求學的程度都不同。同樣台北大學畢業的(非台灣大學),
也享有同樣文憑所持有的象徵性文化資本;即使一個台北大學學生很有可能比一個台灣大學學生更為有料,也不會改變社會對整個學
校文憑的資本評價水準,因為文憑的「股價」是在所有畢業生所累積出來的文化資本所重分配的結果。

但是,因為如此,我不認為家族式再生產中,就沒有這種重分配現象。只是家族重分配的基礎母數很小,因此可能動用不到「統計學」
這一個隱喻。Bourdieu 也注意到家族模式中的重分配現象,只是換成另一個辭彙「參股關係」(頁509-511)。

Note: Bourdieu 的無限接近有多無限

如我在此章第一節的統計部分所質疑的,Bourdieu 所能解釋的兩個主成分也只能解釋40年前現象中不到50%的空間特徵。
但是 Bourdieu 心裡早已經認為這 49% 已經是 100% 地「無限接近」了。他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認為家族與學業造成
的再生產繼承是「無限接近」的。

學校的家庭式管理

應避免簡單將再生產模式理解為求助於家族或求助於學校兩方。

學校策略與家族策略的組合連續技:

家族中的資本成分(除經濟之外):

兩種再生產模式

神化

口試活動中,對文化慣習的要求。 Bourdieu 雖然承諾我們要比較兩種不同學校間的口試對話差異,已清楚顯示這兩種學校(學業學校、神化學校)顯著的不同,但是我怎麼看都只有一所學校的口試內容而已。

口試內容, Bourdieu 的解讀著重於,口試活動是審查者在為考生進行社會空間定位。這是本書第一部分最主要的議題。但是這裡應該呈現的是學業學校與神化學校在口試挑選活動上的差異。但是我沒有在下文中看到這方面進一步的比較。

Note:

神化,或反之妖魔化,都是指責某項活動掩蓋了一項事物的本質。使之被高估為「神化」,使之被低估為「妖魔化」。
指責教學機構神化,一方面指控這些教學機構什麼都沒作(沒有提升學生本質),另一方面指責學生的程度是贗品(學習投資的結果是不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