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ley, Cantwell, & Ruttiger (1949)等人比Maccoby更早關注此一問題。根據他們觀察為文指出,電視提供了家人共聚一堂的機會,能減少親子間的代溝,所以電視有助家人團聚。
> Friedson(1953)在其研究中也認為,在所有媒介中,孩子們之所以比較喜歡電視,是因為看電視能使家人彼此間的接觸更多。在早期的電視研究中,這是討論孩子與電視社會性使用的少數幾篇論文之一。
> 六十、七十年代期間,另有一批研究人員進一步強調,電視能促進家人互動,大家一起聊天、跟著戲劇情節一起笑、一起悲傷難過,進而增進向心力(Faber et al.,1972; Katz & Foulker, 1962; Katz & Gurevitch, 1976)。
> 瑞典學者Johnsson-Smaragdi( 1983)從其長期性的資料收集中證實,電視尤其能促進較年幼的孩子和其家人間的互動、凝聚,在較年長的青少年群中,常參與父母活動的,其實也是看電視較多的。另有ㄧ些研究甚至完全肯定電視對促進孩子和家人溝通的正面影響(Fine,1952;Foley, 1968; Lyle, 1972)。
> Brody等人(Brody et al., 1980; Brody & Stoneman, 1983)在其研究中指出,當家人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雖然談話減少、彼此的注意力也降低,但親子間、夫妻間的愛撫卻增加了,因此他們建議在各有其家庭以外的認同和活動的現代家庭裡,共看電視可能是唯一和家人共處一堂的行為或情境。
> Lull(1980)在其首次發表關於電視的社會性使用的研究中即強調,看電視有助於家人互動,他提出電視媒介是家庭的延伸、是家庭文化的一部份的觀念。
> Kubey和其研究小組則首度檢驗一起看電視的時間長短和其家人關係好壞的關聯性。在一項以學童及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青少年和家人共看電視時間較長的,也是和家人關係較好的(Kubey & Csikszentmihalyi, 1990; Kubey & Larson, 1990; Larson & Kubey, 1983; Larson et al., 1989)。
> Shanahan & Morgan (1992)比較台灣和美國青少年的電視使用行為。美國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比台灣多(美國每週二十小時對台灣的十三小時)。台灣孩子比較喜歡和家人一起看電視。台灣青少年越常和父母共看電視,和父母關係就越親密。美國小孩比較少覺得他和父母很親密,因為比較少美國小孩與父母共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