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索引使用者的行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探究索引使用者的資訊行為,而是在探究索引編製著的資訊行為。但是在研究中,仍然可以發現,索引編製者會設想索引使用者的使用行為,作為其索引規劃與詞彙判斷的權衡因素之一。

在研究中,也整理出所收集資料中的使用者行為類型;不過,由於訪談工作主要是針對索引編製者進行的,這些透過編製者所取得的「索引使用者使用行為」,嚴格來說還必須要加上「設想」兩字,才算充分。雖然,這些索引編製者,或是出版物規劃的編輯,他們內心「設想」的使用者使用行為,部分是自己的個人經驗、部分是從各種管道收集而來的使用者證言、部分是依循慣例、等等。關於這方面的論述,請見〈設想索引使用者行為〉。

實際上,對於索引使用者行為的研究,可能是在書後索引相關的資訊行為中,最早被重視到的,並有所成果。

使用偏好

Diodato (1994)檢驗三項書後索引功能設計上的的使用者偏好:

結果顯示,不論使用者(受測對象為圖書館員)或專業索引者,都偏好使用逐行排列(line-by-line)的標目子項(sub heading),及依照字(word by word)的次序來排列標目。而只有重複的主題標目的處理方面的意見並不一致,在使用者方面明顯較多人傾向直接重複標目,而在專業索引者方面,雖然數量上有較多人表示偏好直接重複標目,差距並不顯著。

索引檢索行為模型

在 Liddy,Jorgensen 與 Bonzi (1993)的研究中,以實徵研究建立了索引使用者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型。其研究以三種不同的層次建構行為模型:最具體的層次為具體的檢索行為,第二層次找出各個行為之間的途徑與策略,稱為文字檢索路徑(Text Search Path),第三層次檢視索引檢索者資訊需求的轉變,歸納出10種不同的檢索者焦點(Focus):

在稍後(1994)又在十項中又增加了一項:

根據其研究結果,顯示索引使用者在檢索索引時,會不斷改變其需求,並在檢索程序中根據其所見而修正行動、改變其焦點。使用者在索引檢索過程中的動態的、改變的行動看來與各種普遍資訊尋求(general information-seeking)程序以及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程序有關。這些使用者聚焦的程序,結合成為一種更為抽象、非線性的資訊尋求模型。

換言之,為了滿足較基本的資訊需求,如完成檢索任務、解決特定問題等等,索引使用者必須將資訊工作區分成許多不同的次目的與次任務,並且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其資訊行為焦點以非線性的方式在不同次任務當中移動。

索引功能對檢索行為的影響

Jorgensen 與 Liddy (1994) 進一步檢驗了人為設計的索引功能,對於檢索成效的影響。

參互見有無的影響

有參互見結構的索引在主觀認知上滿意度較高。 有參互見結構的索引,檢索速度也是較快;索引參互見結構的有無,在實驗中影響瀏覽掃描索引頁的時間達五倍。 但是有參互見結構的索引所完成任務的錯誤率也高。因為許多受測者都在找到正確答案的中途過早停止檢索,而產生索引失敗的結果。 參互見結構有助於使用者產生同義字。

參互見結構會讓使用者發生以下錯誤:

詞彙混合與否的影響

在索引準則中,假定非混合的索引有助於並加快檢索工作。這種功能設計互有利弊,因為檢索者也許不會發現到還有其他的索引。所以,索引準則中更進一步建議索引需要以各種指引標記、參見、說明等等功能,引導使用者發現其他索引的存在。但在Jorgensen與Liddy的實驗中,這些功能顯然並無法達成其目的:

概念詞彙多寡的影響

一般認為,提供概念詞彙的索引才是品質優良索引的特徵。但Jorgensen與Liddy的實驗結果,反而顯示了較多的概念詞彙導致較高的檢索失敗率。這一方面與實驗操弄中,對於檢索失敗的定義有關。實驗組中的概念詞彙雖少,但另一方面也無疑的幫使用者做了無懈可擊的資訊篩選工作,能用的詞較少,反而比較少出錯的空間。相反的,在對照組找到第一筆資訊的時候,即便只有部分的相關,他也就會以為找到了答案了,而結束檢索,反而因此被記為檢索錯誤。

除去檢索成功率上的爭議。概念詞較多的索引,在使用者主觀認定上的滿意度較高。並且在某些案例中,對照組也有助於受測者探索主題與發現更多的資訊。

References

Other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