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k 於1970年代,在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發展出最早的概念圖繪製技術。當時這種技術是為了應用在科學教學上,做為一種增進理解的教學技術。根據 Novak (1982) 自己下的定義,概念圖是一種「組織與呈現知識的圖像工具」。概念圖工具對知識的定義,是來自於 David Ausubel 的學習心理學理論;Ausubel 基於建構式教學(constructivism learning)的觀點,強調學習新知識的必須建立在先前知識(prior knowledge)的基礎框架(framework)上,認為學習是將新概念與命題的同化(assimilation)入學習者既有的概念與命題框架中。因此,可以由「概念」與「命題」呈現不可捉摸的「知識」。 Novak 延續這樣的精神,因此當他發現只透過訪談內容並不足以檢驗出學習的知識變化時,他便創造出概念圖這一表徵工具系統。
ATLAS.ti 的特色,是能夠以網路的方式組織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其目的在於「能夠有系統地視覺化、精鍊與闡明所欲詮釋的內在隱含結構」(Muhr, T., 1991)。如果,將研究方析的對象–社會現象–,視為一可以由多重角度與概念來檢視的現實,則真實的社會現象就像是一個由諸多屬性所構成的多維空間。而分析工作的進行,即是將此多維空間進行有效的「降維」,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維度面向能夠從複雜現象中浮現出來,並且可以作為有效代表實際現象的理論架構。
透過此一降維的比喻,可以明顯區分樹狀階層編碼分析工作,與網路架構編碼分析工作的不同。樹狀階層分析實際上只有一個詮釋性維度,其第二個維度紙化約倒數個階層‧而網路架構編碼分析至少能保留了二個維度上的資料特徵。保留的維度越多,表示資料豐富性越高,抽象程度越低,但也表示分析資料的工作越難進行。
“網路架構較樹狀階層架構有更多定義結構的自由度。理論與語意結構很難僅僅以簡單的樹狀階層架構呈現。”(Muhr, T., 1991)
Atlas.ti 並沒有交代應該如何以繪製 Network view 進行資料的分析研究方法。然而,Novak(2006)為概念圖的繪製提出了程序與建議:
由於概念圖與紮根理論兩者都提到概念與命題,並做為分析工作最基本的單元(Novak, 2006; Strauss & Corbin, 1997)。因此在此研究中使用 Atlas.ti 來進行概念圖的繪製。其程序在原則與精神方面大致與概念圖繪製工作所提類似,但是實際分析工作上有以下部分需要注意:
概念圖在應用上主要有兩種用途:教育應用與知識發掘與發展。由於 Atlas.ti 主要是作為一研究分析工具使用,因此與知識方面的應用較為相關。
概念圖能有助於取得不易發覺的內在個人知識,因此概念圖也常被應用在專家知識取得的研究中。儘管概念圖繪製的資料來源,大多還是來自訪談與其他研究工具,而並非透過受訪者直接進行概念圖繪製而取得內在的個人知識,但是概念圖此類研究中有兩項長處(Novak, 2006):
同時,概念圖有助於研究者整理理論知識系統架構。與紮根理論的主軸編碼類似,概念圖能描繪出現象中各種範疇與概念的邏輯關係,進而能夠有效的建立、檢視、比較、檢驗命題與理論的結構。
結合 Atlas.ti network view 與概念圖繪製,可以幫助研究有效的呈現與檢驗資料內容的概念與知識結構,此一優點勝過只有對概念做階層分類的分析方式,並更容易經由結構間的比較找出資料收集中不完整的部份。
其次,多維度的概念圖分析,也有助於保持資料的豐富度,避免研究在編碼過程中的過度概化。這對此一樣本有限的研究,有效的保持資料本身的豐富性是很重要的。
refere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