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Anthony Panizzi, 1797-1879
– 張慧銖(2003)。圖書館目錄發展研究。台北:文華圖書管理。頁12-4 – Philip J. Weimerskirich, “Panizzi, Sir Anthony,“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 by Allen Kent and Harold Lancour. vol. 21 (New York: M. Dekker, 1990), 309-333
Panizzi 嘗試提出作品查詢的問題,他認為目錄應能允許讀者去辨識與選擇作品,一個只是將單件列出的目錄並不能算是有用的目錄,也就是說目錄應能清楚地辨識單件的知識內容,進而協助讀者做選擇,而此知識內容的重要觀念便與何謂作品有相當程度的關連性。他接著指出一特定作品可能產生的多樣性,雖然他從未直接定義作品,但我們可以從他的陳述中理解到,他認為作品是知識的創造,而此原始作品的所有潛在修正版本將會形成一個群組。Panizzi 也將此種觀點呈現在他的規則之中,他規定翻譯作品應以原版作品之著者著錄,所以我們可以想見,他認為提供讀者在作品的不同版本與譯本之間做選擇,應是目錄相當重要的功能(註5)。
– 張慧銖(2002)從作品與書目關係探討圖書館目錄之目的。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9期,頁155-17。 –(註5)Antonio Panizzi, “Mr. Panizzi to the Right Hon. the Earl of Ellesmere: British Museum, January 29, 1848” in Foundations of Descriptive Cataloging ed. by Michael Carpenter and Elaine Svenonius (Littleton, Colo.: Libraries Unlimited, 1985), 21.
Panizzi 在當時提起了許多先進的論點來反對分類目錄, 茲分述如下(註 26) :
– 張慧銖(2003)。圖書館目錄發展研究。台北:文華圖書管理。頁21
Panizzi 主張以人名字順的方式,以較多的功夫編制一份完整與正確大英博物院的圖書館目錄,而非依據主題編制,也不想要編制一份較簡單且迅速完成的目錄。見「聽證會與答辯紀錄」,於張慧銖, 2003:33-54
綜合而言,Baber 的規則處理以下編目工作判斷:
Freedman (1983)1)認為在建立主款目方面,Baber規則與Panizzi為主的91條規則,都完成了以下功能性設計(即,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