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基於心理學研究,為人類行為、物品、環境的關係提供一個解釋觀點的理論性架構。可以應用在教育、設計、工作、傳播、科技等不同學術或實務工作領域。

活動理論源於蘇聯心理學家Vygotsky與Rubinshtein的語言學習與心理學研究,至Leont'ev時期擴展為工作與協作的一般活動理論。芬蘭教育學家 Engestrom 1) 在 Leont'ev 的基礎上發展了活動理論的圖示架構,並傳播到歐美的學術研究領域,成為現代主要的活動理論形式。

特色與興起: 活動理論兩個主要的主張:(1)意識與活動不可分(Rubinshtein),以及心智源於社會互動(Vygotsky)。活動理論與行為心理學、認知資訊處理心理學理論不同,更能夠為現實社會的生活世界現象提供有意義的解釋。因此在90年代後期,當歐美學者對認知處理心理學不滿時,活動理論被「重新發現」而廣受跨領於學科研究者(教育、人機互動、組織與工作研究、傳播研究、科學技術研究等)的採用。

用途與限制: 活動理論可以協助研究者分析與理解現象。例如,分析探討新科技使用與情境間關係、為既有設計提供改進的新觀點(Bannon & Bødker, 1991; Bedny & Harris, 2005)。活動理論提供研究者一個一個描述性的觀點架構,並不是一個有因果邏輯的預測性理論。(Nardi, 1996)

方法論偏好: Vygotsky 認為一個真實世界的複雜現象無法透過機械論的過度簡化方式理解,因此認為需要透過對現象的發展過程進行考察(歷史的、文化的),才能獲得徹底、科學的理解。(Kaptelinin, 1996)

Engestrom Activity Theory Diagram

關鍵概念與原則

Object 應該譯為對象。一些中文文獻翻譯為「目的」,但如此一來與 Leont'ev 活動理論的 Goal 混淆。以 Engstrom (1987:219)分析 Polanyi的科學探究活動為例(下圖),“自然中的隱藏理性”是需要透過“科學探究活動(scientific inquiry as activity)“才能發現的「對象」,而「真正的知識」是科學探究活動的產出(outcome)。若將Object理解為「目的」,則在此標記為「發現自然中的隱藏理性」或「發現真正科學知識」也都沒有錯(都是目的),如此一來outcome就是那一堆堆學術期刊出版物。這種理解反而不符合「面向客體(object-orientedness)」這一原則,也背離Vygotsky-Leont'ev 的馬克思實踐唯物論。

起源

Hjorland

Hjorland 主張由社會文化脈絡進行資訊科學研究,因此較早便從認識論、方法論角度引介活動理論相關概念,以及其他與社會文化相關的理論,以建立自己的社會-文化資訊科學研究取向。

References

Meta

.

1)
Engeström, Y. (1987). Learning by expanding. An activity-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al research.
2)
可參閱 Marx, K. (1845). Theses on feuerbach.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3)
Kaptelinin, V. (1996). Activity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 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03-116.
在 Kaptelinin (2013) 指出這是來自Rubinshtein 的觀點。
Kaptelinin, V. (2013). Activity Theory. In M. Soegaard & R. F. Dam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ed.). Aarhus, Denmark: Th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4)
我認為,中文的「對象」其實就包含了oriented-object 兩個意思。即「針對-事象」,所以直接把Object翻為對象似乎更表徵object-orientedness的原則。
5)
轉引自 Kaptelinin, V. (2013). Activity Theory. In M. Soegaard & R. F. Dam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ed.). Aarhus, Denmark: Th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7)
Albrechtsen, H., & Hjorland, B. (1997).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a new book.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4(3),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