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knowledge / Polanyi (1958) == {{http://www.cite.com.tw/images/b/BP6001.jpg }} [[:people:Michael Polanyi|Polanyi, M.]] (1958).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Michael Polanyi, 許澤民 譯(2004)。個人知識 - 邁向後批判哲學。ISBN [[nbinet>9861242953]] **Keywords** : [[people:polanyi_michael|Michael Polanyi]], [[tacit knowledge]]/默會知識, [[Personal Knowledge]]/個人知識 Polanyi 在書中回答下面的問題: * 什麼是知識中的默會成分? * 科學知識如何可能? * 個人知識如何應用? Polanyi定義了致知(knowing)為一個「對被知事物的能動領會(active comprehension)」,他拋開知識(knowledge)的一種靜態、客觀的常見理解,強調了認識中主動與內隱的部分,而創造出「個人知識」這一個新名詞。 但是個人知識並非是主觀的,身為物理化學科學家出身的Polanyi,就需要回應到科學知識--一個被認為是絕對客觀性真實的知識--當中,回答科學知識如何可能的問題,來顯現出個人知識的**求知信託**(intellectual commitment)中包含的客觀性。 ==致知(knowing)的本領== * 客觀性 * 蓋然性 * 秩序 * 技能 * 第一部份,即前四章,在挑戰精密科學的知識正當性依據:客觀性。 ** "本書的目的是要表明,通常被認為是諸精密科學屬性的完全客觀性是一種錯覺,事實上,它是一種虛假的理想。"(p. 18) ** "諸精密科學公開宣稱的目的,是要以精確的規則為基礎,對經驗建立全面的求知控制,而這些規則是可以從形式上制定,並且能夠接受經驗測試的。如果這種理想得到充分地實現,那麼一切真理和一切謬誤就會因此而被歸咎於一個精密的宇宙論,我們這些承認這個理論的人就會免卻了任何的個人判斷(personal judgment)的場合:我們只須忠實地遵守這些規則。" (p. 18) * Polanyi 認為,知識來自於「人類實在的,不可或缺的求知能力....以及對致知行動的熱情參與....」(p.20) === 蓋然性 / probability === ==== 無歧義陳述 ==== * 精密科學希望建立一個精確的陳述理論。能避免陷入個人判斷的不確定性。 * 以天文學的例子,說明資料的收集不可避免的有研究者自身對於資料的個人判斷。 * 可以透過對常規的實踐處理,以避免資料收集的不確定性。但這也說明了精密科學仍然存在研究者個人參與。 * 對於不符合理論預測的差異資料,研究者也會透過個人判斷為異例(anomaly)而暫時忽視。 ==== 蓋然性陳述 ==== * 需要透過經驗,才能建立檢驗蓋然性陳述的標準。顯著水準要定在5%是因為個人經驗認為這個水準是有效的。 ==== 命題的蓋然性 ==== * 科學知識命題並非是蓋然性陳述,而大多是建立一命題,而透過對此一命題陳述的蓋然性,或是說此一命題陳述的信念強度,說明此一命題受檢驗的有效程度。 ==== 斷言的本質 ==== * 科學的陳述或主張,也是一種斷言(assertion)。斷言附有熱情的性質,因為「它們向它們發出的物件表達出確信感(p.27)」。 * 斷言的語言邏輯,應該是: [主詞(O)] + 相信 + [命題(p.)] ==默會成分== * 言述 * 求知熱情 * 歡會神契 === 言述 (articulate)=== ==== 導言 ==== * 人類優於動物的原因來自於原始的非言述官能,並透過語言成為人類整個求知優越性的起因。(p.70)((頁碼為原文頁碼)) * 人透過非言述本領而能深度致知。而透過言述能力,人能增長其內隱能力與智能優勢。(p.70) * 「如果說我們的一切話語的意義在重要的程度上是由我們的技能性行動--即致知行動--決定的話,那麼,承認我們所說的任何話語是真的,就包含著我們對自己技能的認可。於是,要肯定任何事情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暗示著對我們自己的致知本領的鑑定,真理的建立就變成是決定性地有賴於我們自己個人的一套評價標準了,然而,這套標準卻無法得到形式上的定義。」(p. 71) ==== 非言述智力 (inarticulate intelligence) ==== * 「學習」此一智力行為是較高級的行為形式,並包括解決問題的行動。 * 三種學習類型(根據所運用智力的類型):((某些翻譯未遵照中譯本)) - 竅門學習(trick-learning): B. F. Skinner (行為分析/行為主義) 的老鼠實驗。致知者發現了手段--目的關係。此學習起源於能動性(motility)。 - 信號學習(sign-learning): Pavlov 制約刺激實驗。致知者發現了信號--事件關係。此學習起源於感知性(sentienece)。 - 潛在學習(latent learning): 重新組織自己的行為或感覺場(sensory field)。「當重新組織的過程不是由特定的創立或觀察行動實現,而是透過對幾乎從一開始就任由觀察的狀況的真實理解而實現時,C類(潛在)學習就出現了。」 * 可逆性(reversibility) * Piaget 對兒童的研究(p.75),發現兒童大概在四至五歲才能預測出這遮蔽物再出現的逆向順序,此年紀為Piaget 研究中所稱的**前概念期**(preconceptual period)。這種可以**預測**出逆向順序的能力稱為可逆性。 * Piaget 認為這種發展是智力上的發展,是兒童在建立越來越複雜的**固定解釋架構**時取得的;即可被視為受過訓練的思維典型特徵。(p.75)(Piaget, 1950. //Psychology of intelleigence//) * 不可逆行動與可逆性:不可逆行動為原樣複製既有的學習成果,而可逆性行動則透過建立解釋架構再加以推論作為決策的行動。 * 三類學習的可逆性與不可逆行動的比較: * 竅門學習與信號學習:不可逆行動與可逆性行動區分明顯。 * 潛在學習:區分不明顯。第一個不可逆的階段,逐步建立起一個解釋結構;第二個階段操作概念提供一個頓悟行動,是相對可逆的。 * 學習的第一個階段是[捷思](heuristic)行動,第二個階段是帶有常規性(routine)的特性。(p.76) * 竅門學習:[捷思]行動是開創性的,常規性行動是重複此一竅門 * 信號學習:[捷思]行動是觀察性的,常規性行動是持續相同信號的反應 * 潛在學習:[捷思]行動是理解性的,常規性行動是解決一個常規問題 * 創新的實現能力是不可逆的,固定知式架構的操作是可逆的。 * 三種學習的官能形式與相應學科 * 竅門學習:發明行動;工程與技術學科、應用操作 * 信號學習:觀察行動;自然科學、歸納推理的過程 * 潛在學習:解釋行動;數學邏輯物理、演繹性學科、客體創造(object creating) * [捷思]行動需要創造力、天賦。[捷思]求知行動使知識**增加**,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是不可逆的;常規性行動再現存的知識架構內操作,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是可逆的。 * 可逆與不可逆心靈過程的區別,與可言傳與不可言傳的兩種知識形式之區別關係[[polanyi_m.:1958:稍後]]會顯現出來。 ==== 語言的操作原則 (operational principles of language)==== * 領域限制:語言表達的三種類型:情感表達、向別人訴求、事實陳述。此操作原則只討論陳述事實。 * 領域限制:此處討論的語言應包含寫作、數學、圖形、地圖、圖表和圖畫;即包含語言過程描述意義上所界定的作為語言的一切符號性表述形式。 * 語言的表述原則: - 貧乏律(law of poverty): 一種語言必須要足夠貧乏(字彙的數量),以便使相同的單字達到充分的應用次數 - 需要利用語法規則 - 巡迴律(law of iteration): 重複使用,如音素或字母 - 連貫律(law of consistency): 將使用的語言連貫才能產生明確的意義 * 言述技能的非言述能力: * 正確地運用豐富的詞彙準確地說話的本領,與分類專家(生物自然科學物種分類)行使的精細分辨力相同。 * 經驗分類的不確定性與不可言傳性:「把一種形式體系應用於經驗時,它的所有應用都包含著某種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必須由觀察者以不可言傳的評價標準為基礎來解決。」 * 語言應用於事物的過程也同樣必然是非形式化的。 >「連貫性是一個故意在使用意義上不夠精確的詞語,用以表示某種不可言傳的性質。由於世界就像萬花筒一樣從來不會精確地重複任何一種以前出現過的狀況,所以我們只能以某種特定的特徵為基礎來分辨顯然不同的種種狀況,以便作到連貫性。但要作到這一點卻需要一系列的個人判斷。首先,我們必須確定我們經驗中的哪些變化在辨認這個重新出現的特徵時是無關的,不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即我們必須把它的隨機背景區別開來。其次,我們還必須確定在這個可視為相同的特稱出現時,那些變化應被認為是正常變化,或者相反地,哪些變化應被認為是完全背離這個特徵,而使它不能再被算是重複出現的經驗元素的。」(pp. 79-80) >「貧乏律和連貫律就暗示著每當我們使用一個詞語表示某種東西時,我們就實施並認可了一次歸納行動,與此相應地,這個詞語的運用就被視為是定義了一個類別,並給這個類別賦予了某種本質屬性。」(p.80) >「這樣的理論有點像化學上的化合物理論......我們可以認為,用符號體系標明成分已知的一種化合物的內部結構,跟用語法結構表明構成一個句子的詞語所表示的諸事物之間的內部關係相似。」(p. 80) * 語言的操作原則: * 完美地圖的比喻。最精確的地圖是與實物大小一樣的地圖? * 可管理律(law of manageability):語言必須具有易於管理的特性。能夠易於複製、存儲、傳播、重組,因此能比其所表示的事物更容易有助於思考。 * 可管理律在思維中的作用階段:基本意指、重組、解讀結果。 * 這種過程需要相當程度的獨創性。 * 人類的優越性基礎在於非言述智力的潛在學習過程中,重新解釋的能力。動物雖然也具有創造、觀察、解釋這三種官能,但是不能把這三者結合。 ==== 言述思維的威力 (the powers of articulate thought)==== 透過意指、重組、解讀這樣的機制能獲得的巨大心靈能力: - 地圖與圖表的使用 - 解讀數學公式,協助非言述心靈能力進行符號操作 言述思維的學科差異: - 自然科學: * 精密科學:「經驗的數字在運算後產生新的資訊,即使用公式表示自然法則的過程而延伸至精密科學的邏輯機制。」 * 描述科學:生物學;「憑藉對普通語言的擴充,即增加了一套專門的科學名詞,但它們主要依賴的符號操作卻是有記載的知識的系統累積,是以新觀點對這些知識的重組與再思考。」「言述過程給予記憶力效率的幫助。」 - 人文科學:對記憶的管理,也包含歷史學、文學和法律等人文學科。 - 工程科學:記憶管理可以幫助問題解決。Maier雙索實驗(Maier's two-string problem)(p.85) ((http://www.massey.ac.nz/~odiegel/dbs/help6.html))。「言述以縮小的比例描繪出一種狀況的必要要素,這樣就使得這種狀況比它原來難懂的樣子更容易受想像的操縱,從而使得工程科學成為可能。」 - 純粹數學 學科差異中的兩項原則比例差異: * 以 減少語言表述原則比例、增加語言操作原則的比例 的順序,呈現各學科的次序為: - 描述科學 - 精密科學 - 演繹科學 * 「這是一個形式化和符號操縱程度逐漸加深、伴隨著經驗接觸度逐漸降低的次序。較高程度的形式化使科學的陳述更精確,使它的推理與個人的相關性更少,於是也相應地更加『可逆』。」(p.86) * 「但是,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前進的每一個步伐都是對內容所作的進一步犧牲。」(p.86) * 「使得我們的言語能夠談論具體經驗知豐富性的,是我們的個人參與。只有在這種默會係數的幫助下,我們才能夠談論經驗。」(p.87) ==== 思維與語言之一:文本與意義 (thought and speech 1: text and meaning) ==== 三種默會與言述成分的組合: - 只能默會不能言傳:不可表達的領域。 - 可言傳的默會成分:默會成分與帶有其意義的文本具有相同範圍的領域。 - 無意義的言傳:(a)言說者的語弱;(b)言傳超越聽者能理解:詰辯(sophistication)的領域。 「只能默會不能言傳」的知識仍然是有邏輯意義的命題: * 形式化有其侷限;並沒有完美的形式化 * 「不可表達的」與「可表達的」只是在描述上不精準與模糊的程度不同 * 言述能力的侷限性 >「我以這種方式理解的東西對我自己具有某種意義,它的這種意義是它本身所固有的,而不同於符號作為某個物體意義的延伸時所具有的意義。」(p.91) 第二種領域中,文本是透明的,讀者對文本的意識只是他意識文本意義的工具。注意力的焦點是在詞語的意義,而不是引向作為聲音的詞語或是作為紙上記號的詞語。 第三種領域中,符號未能被充分理解。為了獲至理解,會有兩種不同的操作:(a)摸索,隨後以默會理解修正之;(b)開拓,隨後以默會理解完善之。 * 言述思維系統,產生各種謬誤解釋系統。從巫術、迷信,到科學,都是將自身寄託於符號操作的心靈,以獲得威力無比的求知工具。但這個工具的運用也同樣的使心靈遭受危險,默會與言述領域間的鴻溝往往引發合理常識與可疑詰辯間的裂痕。 人類對意義理解的判斷,是調節**文本,文本相繫的概念,經驗**而成的。 ==個人知識的證成== * 肯定的邏輯 * 懷疑之批判 * 寄託 ==致知與存有== * 成就的邏輯 * 致知生命 * 人的崛起 {{tag>knowledge_management personal_knowledge_management personal_knowledge knowledge learning Epistem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