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釋性互動論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 Denzin (2000) == **Citation** - [[:people:Denzin, N. K.]] (2000)。解釋性互動論 (張君玫 譯)。 台北市: 弘智。 **Keyword** - [[:qualitative research]] ---- 版本: 本書根英文第一版(1989)翻譯而成。英文第二版於2002年出版。 ---- * 作者受到 Wright Mills 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啟發,認為此書「是傳記、互動、歷史的」,並認同書中所提「促人文學科 學者要發展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方法論態度,以探討個體層次的私人苦惱--這些苦惱發生在個人當下的生活經驗中--如何關聯到公共議題和公眾對這些議題的回應。」 ** 作者認為此書是用來補充Mills 所未說明的方法論議題。 * 因此,此書乃一特定方法論專書。本書作者只介紹自己所建構之特定研究方法,而非一本針對質性研究方法的概論性介紹。 ** 「解釋互動論並不適合每一個人。解釋互動論的研究哲學是獨特的,和社會科學的傳統科學研究可謂是大相逕庭。唯有傾向質化與解釋取向的人,才可能應用本書提出的方法。然而,也並非所有的質化研究者都會採用這種方法。本書所提倡的方法只適合於,當研究者想要檢驗個人苦惱--比如毆妻、酗酒等--以及因應此問題而生的相關公共政策與公共制度之間的關聯性。解釋互動論所關心的是私人生活和公共政策之間的交互關係。 」(p.16) * 詮釋論方法的使用時機,略。因此書只闡述此一方法在評估研究上的應用(且主要引用Becker1967的說法) * 得到詮釋的方法: 「透過當事人在團體中訴說的故事與說明,便得出了深度的描寫與解釋。這樣的方法,絲毫沒有任何神祕的色彩,每一個人都具備這種能力--亦即對話與傾聽的能力,包括自我的對話。此外,你必須記住別人告訴你的話,以及從旁的見聞。」(p.18) ==解釋的觀點== * 解釋的傳統: ** 有很多不同的傳統、學派、與目的。但作者不打算寫出所有不同的傳統,只想描繪自己版本的詮釋:「然而,我並不打算寫這樣一本書。我選擇寫出我的解釋版本,並稱之為「解釋互動論」。我希望融合傳統的符號互動論、海德格的現象學,以及解釋學方面的傳統。此外,解釋互動論吸納近年來興起的女性主義社會理論、後現代理論,以及米爾斯、沙特和梅洛龐蒂等分別發展出來的「批判/傳記的方法」 (critical biographi methoed 這種觀點的目標在於研究與理解後現代時期(Mills, 1956; Bædrillard, 1983; Lyctar 1984)的人類經驗。 」 * 主顯節(epiphany)「頓悟」: 開啟解釋的世界 * 何謂解釋互動論 * 解釋與科學 * 歷史、權力、情緒與知識 * 解釋的判準 * 議程 * 結論 ==蒐集傳記經驗的資料== * 傳記經驗的事例 * 概觀 * 概念澄清 * 解釋傳記 * 結論 ==解釋的過程== * 解釋的步驟 * 研究問題的規劃 * 解構 * 捕捉 * 括號起來 * 建構 * 脈絡化 * 評估解釋的素材 * 結論 ==情境化的解釋== * 時間、歷史與構固 * 學習語言及其意義 * 個人、傳記和社會典型 * 扣連個人和互動的情境 * 研究者作為新進成員以及一個認識的主體 * 結論 ==深度描寫== * 深度描寫是什麼 * 深度描寫的事例 * 表面描寫 * 深度描寫的類型 * 好和壤的深度描寫 * 描寫和解釋 * 結論 ==進行解釋== * 解釋的事例 * 解釋的目的 * 解釋的類型與事例 * 理解 * 結論 ==結論:解釋互動論== * 解釋 * 傳記的經驗 * 解釋的閱讀與書寫 * 虛構與解釋 * 後現代時期的解釋互動論 == 對此書的批評 == * David Calvey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http://www.socresonline.org.uk/9/3/reviews/calvey.html > The strength of the book is in attempting to link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work with the more contemporary movements it has influenced as well as outlining a type of analytic position for its broad community. In particular, the chapter on thick description is very useful and considered. Moreover, the post modernist social research agenda is integrated well into the overall themes of the book. > > The weaker part of the book, which I felt with the first edition and still feel with the second edition, is Denzin's general eclectic orientation, which results in a sort of strange mixture of all things qualitative. For some this is a compelling and attractive mix and such a mosaic tool-kit is the way forward and part of a modern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I would personally caution such broad integrationist moves as serious epistemological and ontological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ative community can be glossed over. For example, ethnography is a populist umbrella term for a family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 Henning Salling Olesen 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index.php/fqs/article/viewArticle/779/1690 == Metadata == {{tag>}} **file link** - [[google.s>denzin n. k. 2000 . 解釋性互動論|Google Schloar]], [[xxcfile>denzin n. k. 2000 . 解釋性互動論|XXC]]